歷史沿革
長江鎮有悠久的人文歷史,據該鎮覆船嶺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文物記載,早在45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北部1599米的萬時山,為全縣最高峰,有豐富的珍稀動植物,是省級自然保護區;東部凌溪南山腳下的雲影庵是一九四七年成立的“中共五嶺地委”舊址,是解放戰爭時期的革命根據地,一九九三年劃為革命老區;鎮內有保存完好的廣州會館、江西會館和中山公園等舊址 ,有核工業部“七四五”礦國有企業,是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鎮。
長江鎮向為仁化屬地,其隸屬關係隨著仁化縣行政區域演變而演變。至唐垂拱四年(688年),屬仁化縣清化鄉。明代,屬仁化縣扶溪都。自民國2年(1913年)至38年(1949年),屬仁化縣第四區,二區,長江鄉。1949年10月6日(農曆八月十五日),長江解放,成立長江鄉人民政府,首任鄉長方群生。同年11月4日與扶溪鄉成立仁化縣長扶區人民政府,區政府設在長江街。1950年8月,改稱為第三區人民政府。1953年區政府改為區公所。1955年6月,改稱長扶區公所。1957年7月,全縣撤區建鄉,成立長江鄉。1958年10月1日,成立長扶人民公社(含長江、扶溪、聞韶)),公社管理委員會設在扶溪。1961年分設長江、扶溪(含聞韶)人民公社。1968年2月,長江公社成立革命委員會,取代原公社管理委員會。至1980年10月,恢復長江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83年11月,改公社為區,設長江區公所。1987年1月,取消區的建制,設定長江鎮人民政府,屬仁化縣長江鎮。
自然資源
該鎮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毛竹面積有12000公頃,每產毛竹120萬條,春筍2000多噸;有小水電站50多座,裝機容量近20萬多千瓦;有豐富的鈾、鎢、銅、矽、石英和鉀長石等礦藏資源;長江土紙在清朝光緒年間有“長江土紙貴有勝洛陽”的美稱。還盛產香菇、筍乾、臘鴨等名優土特產。
交通狀況
全鎮有主幹道9條、159公里,通往縣城和全鎮16個村民委員會,至仁化、城口鎮公路和附近平原村已都實現了水泥硬底化路面,開通了至湖南省汝城縣公路,至江西省崇義縣樂洞鄉、大余縣聶都鄉和內良鄉三條跨省公路,交通條件得到較大改善。全鎮16個村委會都已拉上了程控電話通訊電纜,手機已進入尋常百姓家,通訊便利。
城鎮建設
長江鎮駐地位於錦江村,面積3平方公里。長江市場是粵、贛、湘三省交界處的一個中心集市。公曆每月2、5、8為墟日,每逢墟日,商賈雲集,各類攤檔近千個,來往人流摩肩接踵,車水馬龍,川流不息,十分繁華。街道分為新街和老街,舊街道大多為泥磚瓦房,鵝卵石古路,並還保留有完好的廣州會館、江西會館、湖南會館等古建築物,新街為九十年代所建,街道兩旁全為單位和私人的樓房,分新街(汽車站路段)和新城路(黃金大道)兩條,全長2公里。墟鎮內有電影院、文化廣播站、信用社、郵政、電訊、商場、衛生院等,主街道已鋪上水泥路,裝有街燈。自來水已覆蓋整個墟鎮,並供應附近的平原村。設有環衛隊,墟鎮的美化、綠化、淨化環境不斷完善鞏固。
旅遊資源
長江鎮歷史悠久,其歷史文化遺址的人文景觀資源較豐富。有建於明代的古塔兩座(文明峰塔和華表峰塔),鎮內有保留完好的廣州會館、江西會館、湖南會館等古建築物。在自然景觀資源方面,萬時山,流經鎮內的錦江上游段,大片的生態林及萬畝毛竹林,風景秀麗,環境優美。長江鎮政府正在積極挖掘萬時山、古會館、生態林等資源的開發。
改革開放後,該鎮認真抓好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全鎮交通便利,鎮至縣城和106國道兩條公路已水泥硬底化,村級公路也多數實現了硬底化,還開通了仁化至江西崇義、大余等跨省公路。有線電話、行動電話和閉路電視不斷發展。文化、教育、衛生不斷發展和完善,中心國小被列為市一級國小,鎮兩次被評為省文明單位,2001年被省列為中心鎮。
領導分工
劉世標 黨委書記/人大主席,主持全面工作
譚家琪 黨委副書記/鎮長,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分管經濟、財稅工作
黃文勝 黨委副書記,分管黨群、政法、信訪、黨政辦、社會事務辦工作
郭蘭招 黨委委員/副鎮長,分管農業、林業、水利、國土、工農協調、科技工作
熊世偉 副鎮長,分管計畫生育、文教衛、殯改、合作醫療工作
譚發堂 紀委書記,主管紀檢工作,分管城建城監、公路建設工作
張潤清 人大副主席,分管人大、信訪、工會工作
沈 剛 武裝部長,分管武裝、民兵、綜治、安全生產工作
謝金雲 組織委員,分管組織、人事、團委、老乾工作
劉曉霞 宣傳委員,分管婦聯、宣傳、統戰、民族宗教工作
招商引資
長江鎮內地下含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主要有鈾、鎢、銅、錫、錳、雲母和石英等。水資源豐富,加上地勢崎嶇,河流落差大,有利於發展小水電,現仍有不少待開發的水利資源。山林面積和木材蓄積量居仁化縣之首,山林面積約為44萬畝,其中毛竹24萬畝,每年可生產毛竹400萬條左右。毛竹素以徑大、節長、肉厚和質硬聞名省內外。長江鎮不斷改善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竭誠歡迎各地客商來我鎮投資置業,特別是竹類產品深加工項目。
長江鎮內“七四五礦”改制後,把該區可住兩萬多人的生活區移交當地政府託管。整個區達38萬平方米,有163棟房子,交通便利,供電、供水、廠房、住房齊全,投資者引進設備馬上可以開工,可以節省大量人力、財力,政府已把它規劃成一個輕工業園區,歡迎廣大外商投資辦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