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梘屯

長梘屯

長梘屯位於廣西鹿寨縣東部,離寨沙鎮僅13公里。村子不大,但各家各戶的院落都收拾得非常整潔。一條小河穿村而過。村民的房舍依山而建、造型別致,家家都建有一個天井,村民稱之為“廊房”。“廊房”的牆壁完全由黃土夯築而成,同泥土調和的陶片雜錯在土牆中,經風雨的沖洗後顯得格外清晰。

基本信息

自然環境

長梘屯依靠著的後龍山上有一大片尚未開發的原始森林,山谷幽深。沿著崎嶇蜿蜒的岩石溪流一路攀尋,腳下踩著深厚柔軟的苔蘚、落葉,鼻子嗅著芬芳潮濕的空氣,耳朵聽著松濤與鳥語,身上拂著野林山風,眼中看著林木蔥鬱,人們好似來到另一個世界,頓時有種超凡脫俗的感覺。因此,2008年8月,柳州市委宣傳部、市委文明辦、市旅遊局等單位聯合舉辦的第三屆“風情柳州、美麗鄉村”評選活動中,長梘屯獲“十大美麗鄉村”殊榮,位居第三。

經濟發展

過去,由於地處偏遠,交通不便,信息閉塞,長梘屯作物以水稻種植為主,村中沒有自來水,人畜飲水混用,運輸大都是肩挑牛馱,每年外出務工都在120人以上,占總勞動力的二分之一,年人均收入僅1000元左右。近年來,寨沙鎮黨委、鎮政府積極扶持,該村選準一條“東桑西移”產業之路,大力發展種桑養蠶業,幫助民眾脫貧致富。全屯在連片發展高產優質桑園時,到2005年,僅僅兩年的時間,全屯桑園從原來的10多畝,一躍為540多畝,僅此一項就實現了年人均收入2500多元,長梘屯摘掉了戴在頭上多年“貧困”的帽子。與此同時,該屯黨支部鼓勵引導富餘勞動力積極發展運輸等第三產業或外出務工。2005年又把屯裡的集體山林出租,集體經濟也在不斷壯大。如今,該屯年人均純收入已近3000元,家家戶戶都看上了有線電視,用上了程控電話或行動電話,新樓房也在慢慢增多。

基礎建設

2005年,該屯通過村民集體決定,集資並出工投勞維修了1700多米的水利渠道和引通自來水管,解決了農業用水和人畜飲水問題;2006年,黨支部決定由民眾集資並投工投勞修整巷道和修通屯後瀑布的道路。屯中的道路搞好後,屯支部又組織村民修建了兩個“農村公園”。近三年來,長梘屯民眾共集資6萬多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

為解決晚上民眾出行燈光照明問題,2008年,屯裡決定在各巷道安裝路燈,並發動民眾集資。該屯20座路燈燈桿已全部樹立起來,明亮的路燈照亮了全屯道路。由於“美麗鄉村”知名度的打開,許多遊客慕名而來。但是因為屯裡水泥路沒有鋪設到瀑布停車場,遊客停車很不方便。而通往瀑布的道路也比較狹窄濕滑,給遊客的遊覽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屯支部決定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由黨員帶頭,並發動民眾投工投勞利用農閒時間,將原來縣裡無償捐助的一些水泥六角磚鋪設到瀑布停車場。而通往瀑布的簡易道路也已修繕完畢。

該屯的小公園是縣裡的第一個屯級公園,是該屯村民的休閒納涼的好去處。但長梘屯村民發現,這個小公園由於沒有廣場,有許多集體活動無法開展。在屯新農村建設指導員的動員和號召下,屯小組決定在小公園水利渠道的周圍,調整10畝零星菜園地建設公園小廣場。現在經過合理規劃,在這個小廣場,充分利水利渠道的水循環,已經建成既可作觀賞水體,又可作游泳池的占地1500平方米,深1.8米的水體工程。水利渠道的河水從水體工程的入口進入,溢流出來進入到原來的水利渠道,形成循環利用。又因水源是從和尚江原始森林源源不斷流出的河水,水質清澈透明,成為長梘屯又一道靚麗風景線。長梘屯人還計畫在公園小廣場種完大樹後,再鋪上六角磚。屆時,這個柳州市十大“美麗鄉村”之一的長梘屯各項基礎設施更加完善,風景更加迷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