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大馬路

長春大馬路

1907年清朝的吉林西路兵備道決定開始建設商埠地,這條馬路和道台府衙的建設成為了最重要的兩項公共設施工程。 大馬路工程的名稱為“商埠地大馬路”,建成時稱為“北門外大街”,後更名為大馬路。 這條馬路南起長春老城的北門口,北至滿鐵附屬地的日本橋,為長春商埠地貫穿南北的交通幹線。

歷史

從資料記載中,後人依稀可以看到大馬路繁華的餘味:大馬路頭道街為玉器街市,二道街為日用百貨,三道街是瓜果市場,西三道街有錢莊,其間有鞋帽、服裝、糕點等商鋪,伴隨著說書、賣唱、雜技等民間藝術,還有書店、酒館、茶館、浴池、理髮店及影院。
老照片中拍下了馬路上摩肩接踵的人流,依昔重現了當年的熱鬧景象,最繁盛時這條馬路薈萃了長春著名的商號、店鋪,如早期的玉茗魁、益發錢莊、協和商場、南世一堂、達仁堂、大陸書局以及後來的泰發合商場(舊址為今長百一商店處)、振興合商場(原東北商場舊址)等。在大馬路兩側,著名的商號源泰、同興茂、中原洋行、集升齋、亨達利、義和謙、鼎豐真等。
長春大馬路修建完工於1908年。1907年清朝的吉林西路兵備道決定開始建設商埠地,這條馬路和道台府衙的建設成為了最重要的兩項公共設施工程。大馬路工程的名稱為“商埠地大馬路”,建成時稱為“北門外大街”,後更名為大馬路。這條馬路南起長春老城的北門口,北至滿鐵附屬地的日本橋,為長春商埠地貫穿南北的交通幹線。後來,在大馬路沿途,自北門開始陸續修建了六條東西走向的馬路與大馬路交叉,並分別命名為二馬路(現長春大街)、三馬路……直至七馬路。
1905年,為適應對外開埠的條約,清政府頒布《勸辦商會諭帖》,令各地組建商會,意在為未來的開埠和商業競爭有所準備。1906年,吉林省也成立了吉林商務總會,隨之長春也有了商會。西路兵備道動員高管和巨商出資成立“興業公司”,在東三馬路一帶開設
長春大馬路建築圖
市場,並通過政策和行政手段,吸引老城區的商業、劇院、妓院的設施集中到商埠地發展,幾年時間內就把北門外以往的荒涼之地變成了長春當時最熱鬧的繁華之地。到1913年左右,就像前文提到過的那樣,滿鐵附屬地還只是一些孤零的公共建築,可大馬路已經是一個很繁華的商業區了。
在商埠地建設之前,長春老城就有了一些形成一定規模的商賈。最大的商幫是來自河北樂亭的“老呔兒幫”,他們的益發合、東發合、金髮合、成發合、文發合、涌發合等字號在長春赫赫有名,涵蓋了糧棧、大車店、草市、雜貨、錢莊、茶店、燒鍋等諸多行當。後來著名的益發銀行和商埠地最大的商場泰發合(一商店)就是多家“發”字號合資設立的。當時吉林商會董事會的19人中,“老呔兒幫”就占了9人,甚至在東三馬路上有一個樂亭胡同,被老百姓俗稱“老呔兒胡同”。另外,有像專營綢緞的寶泰昌、經營布料生意的老天合、經營小百貨的振興和(後來的東北商場)、面向農村市場的玉茗魁小雜貨、糧油作坊出身的鼎豐真等等。在商埠地成立之後,他們紛紛登場、洋洋灑灑數十年。在清末、民國、偽滿洲國、解放後等不同年代裡,這些大小商號在商海沉浮、幾番蹉跎,描繪了長春城市發展畫圈中濃重的一抹!就是在偽滿洲國時代,日本人在此也不敢造次,那種華人商圈的氛圍是外人絕不敢輕易撼動的。

專家建議

吉林省民俗學專家、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曹保明稱,大馬路是長春市精神核心,市井文化源遠流長,由於城市的擴大和經濟中心的轉移,大馬路逐漸蕭條沒落,退出歷史舞台,但是很多長春人對大馬路是有感情的,是長春人的集體記憶發生地。
曹保明說,對於類似大馬路這種存在於文物保護名錄之外、富有群體記憶與情感依賴的公共場所,進行拯救與合理再利用,已成為城市發展建設進程中值得重視的問題。

現狀

長春大馬路現狀圖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