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坊

長坊

長坊村位於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是閩贛交界的一個古老客家村落。長坊村建於元末明初,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資源,著名書法家伊秉綬、“揚州八怪”之一黃慎都曾在此成長和創作,留下墨寶。佛道聖山東華山也坐落在長坊村,香火旺盛,香客不斷;除此之外,長坊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荷塘梯田錯落有致,一派恬淡清幽的田園風光。

歷史淵源

長坊村的張氏祠堂 長坊村的張氏祠堂

長坊村的建立者的祖輩為唐朝時從中原遷徙南下的張姓客家人,他們先後來到廣東韶關、江蘇蘇州、湖南長沙、江西寧都,後移居至鄰近的福建寧化石壁。

元末明初(約1365-1370年),居住於寧化石壁、時任湖南觀察使(三品官員)張滿十郎帶著兩兒子勝甫、六甫到閩贛邊界的白水頂附近觀山看水。據當地傳說,當他們來到今天的長坊村所在地,張滿十郎所帶的兩隻獵狗鑽入竹林叢中,拒絕跟隨張滿回石壁。第二年,當張滿十郎再次來到東華山腳下的這片區域,他發現兩隻獵狗已經在這裡生息繁衍,並誕下一窩小狗。從這奇異的現象中,張滿十郎認為這片土地充滿靈氣,於是帶著自己的二妻二子(共五妻十子)來到長坊,開始在這裡開基立業。後來,其子孫中的六個萬戶侯買下東華山附近山區,正式在這裡開墾荒地、造就村落。

長坊原稱“竹子壩”、“龍下里五都半”。後在清代乾隆年間,伊秉綬等知名鄉紳商討後以這裡似“雙水頂開衍三坊”,由此決定更名為寧化大長坊,“長坊”之名遂沿用至今。

自然環境

長坊村地處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西部,與江西省石城縣接壤,屬於閩贛台地大面積抬升區的相對下陷地帶,整體地勢由西向東遞降,峰巒重疊、溪流密布,以丘陵和山間盆地為主。境內土質鬆軟肥沃,森林覆蓋率高,並事宜培育種植毛竹、茶果、藥材等多種經濟作物。長坊村盛產農產品,如稻米、茶葉、魔芋、蓮子等。長坊還是重要的烤菸生產基地,菸葉質量好,已經進入多種名牌捲菸的配方。除此之外,特色農產品還包括杉木、毛竹、筍乾、紅菇、金銀花、蜂蜜等。

從風水的角度來看,長坊村的地理位置不可多得。這座村落位於佛道聖山東華山腳下,身處群山環抱之中,坐擁“五行歸垣”的地勢。

文化:風雅詩書長坊村

長坊村中乾隆年間的牌匾“珂里芹香” 長坊村中乾隆年間的牌匾“珂里芹香”

長坊人傑地靈,自古有尚詩書的傳統。佛道聖地東華山吸引著大量文人墨客前來觀山看水、膜拜朝覲,山腳下的長坊村自然成為文人們歇腳休整、吟詩會友的不二選擇。因此,不少文人墨客都在這裡留下詩詞字畫,如清代書法大家伊秉綬、揚州八怪之一黃慎都曾在這裡留下珍貴墨寶,但這些墨寶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當作“四舊”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如今只留少數在寧化縣博物館及當地村民家中。

長坊村街邊散落的紀念貢生的石碑 長坊村街邊散落的紀念貢生的石碑

除了風雅文人為長坊留下的文化遺產,世代居住於此的張姓家族也是尊師重教、才人輩出的典範。在 清代,長坊村的發展進入鼎盛時期,共有九寨三百八十多戶,其中出現過八個萬戶(萬石農田、萬兩銀),乃富庶旺盛之地。長坊同時也是乾嘉時期閩贛重要古驛道之一。清朝年間(1644-1912),長坊村共中榜秀才、舉人、進士九十多人,最鼎盛時期一年中榜秀才24人。在如今的長坊村,街道兩旁都還散落著一些石碑,這些石碑上銘刻著當年成為貢員貢士的名字。長坊村重詩書還體現在,在張氏族譜中,對學問造詣的強調遠遠高於對官職官位的強調。

知名人物

伊秉綬

在有關長坊的諸多文化名人中,著名隸書大師伊秉綬是其中的代表者。伊秉綬(1754-1815),字祖似,號墨卿,晚號默庵,福建汀州人,故人又稱“伊汀州”。

1754年(清乾隆十九年)正月十一日,伊秉綬生於寧化城關一個書香門弟,官宦人家。其父伊朝棟曾考中進士,歷官刑部郎中、光祿寺卿,精研程朱之學,著有《南窗叢記》、《賜研齋集》等書傳世。

伊秉綬從小聰穎好學,秉承家學淵源,飽讀宋儒理學。7歲那年,伊秉綬來到長坊的姑姑家居住,16歲進寧化縣學,26歲中鄉試。後又受業於名儒陰承方,攻宋儒理學,並且潛心研習李榕村、蔡梁山及雷翠庭等名儒理論。30歲那年(乾隆四十九年)赴京趕考,舉中正榜,便留居北京,為大學士朱珪、紀曉嵐所賞識與器重,時常出入太子傅朱珪的府弟,有一度還住在紀曉嵐家中,給他孫子上課;又拜當時最負盛名的書法家劉墉為師學書法。

1789年(乾隆五十四年),伊秉綬參加會試,進士及第,授刑部額外主事,補浙江司員外郎,開始了亨通的仕途。伊秉綬從政,清正廉潔。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晉升為刑部主事;1798年(嘉慶三年)升刑部員外郎奉命出任湖南鄉試副主考官;1799年(嘉慶四年),升任刑部郎中。之後,伊秉綬出任廣東惠州和江蘇揚州知府。

1807年,伊秉綬父親病故,便回寧化奔喪。在老家料理了父親的後事,伊秉綬丁憂三年,也許是感覺到仕途疲憊,又在寧化呆了五年。期間,他給父老鄉親留下了不少手跡,也做了不少好事。有一年,寧化城牆坍塌,他出千金維修。又一年,家鄉遭遇饑荒,他不僅捐糧救災,還利用自己的身份遊說商家平價糶米。並捐義糧二百石,賑濟災民;他還倡修廣濟、龍門二橋,籌措錢銀萬兩。

關於伊秉綬,還有一則關於飲食的趣聞。曾任廣東惠州太守的清代書家伊秉綬,他家中常聚集文人墨客吟詠唱和,廚師往往忙不過來。伊秉綬於是讓廚師用麵粉加雞蛋摻水和勻後,製成麵條,捲曲成團,晾乾後炸至金黃,儲存備用。客人來了,只要把這種面加上佐料,放到水中一煮即可招待客人。一次,詩人、書法家宋湘嘗過覺得非常美味,又知道它還沒有名字,便說:“如此美食,竟無芳名,未免委屈。不若取名‘伊府麵’如何?”從此,伊府麵流傳開來,簡稱為“伊面”。這“伊面”就是現代速食麵的鼻祖,仍有不少速食麵以伊面命名,如“三鮮伊面”;同時,“伊面”也是寧化客家小吃中的代表。

張樹庭

張樹庭,名捷標,乳名松子,學名張績,1906年生於長坊村,是張氏一族遷入長坊村的第19代後人。張樹庭生父張老蟾,因患痼疾去世,遺孤四人,寡母無力撫養,於是將4歲的張樹庭賣給了濟村秀才張仕波為子。

張樹庭於民國十一年(1922)由禾口道南國小考入福州省立第二中學,畢業後回寧化曉華國小任教。1927年,張樹庭加入國民黨;1928,他辭去教職開辦團練隊,次年任濟村保衛團總;1930年,工農紅軍來到寧化,張樹庭帶領人槍逃竄伍家坊。從民國20年(1931)起,張樹庭先後糾集張德良等人拼湊“鏟共義勇隊”,專事攻打蘇維埃政府,大肆捕殺共產黨人和革命民眾,形成一支百十人槍的地方武裝勢力。民國23年(1934),他率隊過泰寧,受國民黨政府軍東路軍十縱隊節制,時任國民黨政府軍東路軍師總隊指揮官湯恩伯任張樹庭為寧化西區去團長,同年冬,國民黨政府軍五十二師進駐寧化,張樹庭與該師一個營配合,伏擊紅軍閩贛獨立十八團,獨立十八團傷亡百人,奪走步槍百支,隨即血洗禾口,凡是蘇區工作人員、掉隊軍人、積極分子一律槍殺。

1935年,張樹庭任國民黨禾口區區長,而後相繼任寧化縣參議長、長汀專屬參事、保全司令部參事、福建省政府咨議、專員、省參議員等職,成為寧化勢力最大的頭號人物。任職期間,張樹庭公正嚴明,對賭博、吸毒、嫖娼等不良行為嚴懲不貸,即使是其堂叔種植鴉片,他也毫不留情、將其槍斃。

儘管已經步入政界,張樹庭仍不忘其先前作為師者的初心,大力發展教育事業,1941年,張樹庭在禾口、方田、淮土、鳳山、石壁、濟村等處設立中心國小,由於1942年創辦私立道南中學(今寧化二中),自任董事長,募捐學谷800石。同時,他還開設染坊、經營商業、承包屠宰稅,闢建禾口、濟村兩地新街,以這些產業的所得收入資助道南中學。

民國三十六年(1947),張樹庭擔任國民代表大會代表。1948年,他赴南京出席國民代表大會,帶回了蔣介石、李宗仁及曾國藩的畫像。民國38年(1949)5月,張樹庭參與籌劃建寧、寧化、明溪、清流、石城、廣昌、南豐、黎川八縣聯防“戡亂”,曾與縣長符國秩一起在安遠召集八縣聯防會議,妄圖頑抗,但聯防計畫沒來得及付諸實施。張樹庭迫於大軍壓境,並經進步人士勸說與解放軍談判後,於1949年10月25日隨解放軍四三二團進城,繳交槍枝彈藥。1950年春,四三二團撤離,南下工作團接管寧化。

儘管已經歸屬共產黨,但張樹庭仍對新成立的人民政府心懷猜忌,上山躲藏。1951年張樹庭被活捉,被定罪為“上山為匪”,經公審判處槍決,時年46歲。

旅遊:東華山

東華峰頂可俯覽福建寧化和江西石城 東華峰頂可俯覽福建寧化和江西石城

東華山峰頂1148.9米,明朝隆慶元年(1567年),濟村鄉長坊村張滿十郎公裔孫捐建東華山寺,座落於東華山峰尖之上。古人認為,海拔越高便越接近天上的神仙,位於東華山頂峰的東華山寺,自然“一覽眾山小”,因而成為附近最為靈驗的寺廟。但修建於高海拔也對其建築本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花崗石為牆壁、並有鐵瓦覆蓋屋頂,縱使屋頂尖角高聳,落水坡度約70度下傾,且常年烈風勁吹,鐵瓦仍然紋絲不動;同時,這鐵瓦還起到了避雷作用。

三仙祠 三仙祠

東華山寺是一座佛道合一的寺廟。山頂建有三仙祠,俗成“仙頂”,奉祀 邱、王、郭三仙,為道教聖地;稍微靠下的“中庵”為佛寺。

東華佛寺 東華佛寺

東華山寺名稱的書寫也值得琢磨。佛寺上“東華”中的“華”字缺少最後一橫,傳說是最初的修 建者希望後人能夠更進一步將寺廟修建得更加完美從而將那缺失的一橫補充完整。但是,東華山寺的命運並不如最初修建者想像的那樣順遂,在隨後40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東華山寺共經歷了三次破壞和重建,前兩次均是由於寺廟失火,正如李世雄在其編撰的《寧化縣誌》中所說,“每歲雷一度入祠,霹靂施鞭火”,頻繁的雷電和旺盛的香火使得東華山寺難逃火災的劫難。東華山寺最後一次遭到破壞則是在1965年文化大革命中被當作“四舊”被毀,所幸的是當初建設寺廟的磚石並未被完全丟棄,在80年代的重建中,正是這些磚石使重建的寺廟古韻猶存。值得一提的是,在建設之初,用於建寺的花崗岩石塊均由不同人捐助運至山頂,因此每一塊磚石上都鐫刻著捐助人的姓名。時至今日,不少姓名已經模糊,而東華山寺依然屹立山頂。

在“三仙祠”的石門兩側雕刻著這樣的對聯:“朝觀滄海日,夜摘牛斗星”,這聯詩句很好地描述了東華山的壯麗而險峻的景致。已故寧化城關長壽老人伊岫雲先生,在耄耄之年,三度登臨東華山,盡情遊覽,謁三神像於頂庵,夜宿腳庵,經再三詠色,還標出東華八景,即:金輪煥彩、銀漢朗耀、萬山鋪錦、雲海艷波、白水飛瀑、晚霞麗天、巨人遙峙、梵宇鐘聲。

置身峰頂,俯視萬山,均各低平,恍如海灘坦蕩,渺無邊際,確有“一覽眾山小”之豪邁氣概。人在其中,如登仙境,時而豁然開朗,萬里雲海;時而山巒時隱時現,美不勝收。三仙祠上有“高明配天”之牌匾,有趣的是其中的“明”字仔細看來竟是個錯字,“明”的左邊被寫為“目”而非“日”,據說當初的修建者是想通過這個錯字表達兩層含義:遊人置身絕頂之上,能夠看到萬仞高山,視野開闊,雙目因此更加明亮;另外,置身三仙祠中,與神明更加接近而能眼明心亮,從而能夠洞明世事。由於東華山位於江西、福建交界,站在峰頂,江西石城城關歷歷可見。早起在山頂觀看日出,更是一番景象:東方萬丈霞光,太陽像個大圓盤,仿佛三起三落後,徐徐升起。此時,東華山寺又傳出莊嚴肅穆的鐘鼓之聲,使人留連忘返。入夜風聲霍霍,松濤翻滾,此時駐足山頂,抬頭仰望,星星猶在頭頂,伸手可摘;遠觀寧化、石城兩城萬家燈光閃爍;凝視深夜霧氣,隱約點點瑩光,冉冉飛升仙頂。傳說這是信男信女家點的"長明燈"向東華山頂飛升朝聖,真是蔚為壯觀。這正映證了三仙祠廟門上的詩句,“朝觀滄海日,夜摘牛斗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