鑲嵌踝類初龍

鑲嵌踝類初龍

鑲嵌踝類初龍,在三疊紀晚期出現,大約2億年前火山持續爆發導致其滅絕。

基本信息

物種概述

鑲嵌踝類初龍是一群基於相同祖先的演化支,由保羅·塞里諾(Paul Sereno)在1991年建立,用來取代舊的偽鱷類。塞里諾在2005年基於種系發展更準確地定義:所有血緣較親近於尼羅,而離麻雀較遠的所有物種;也就是血緣較親近於鱷魚,而離鳥類較遠的所有物種。所以,鑲嵌踝類初龍是鳥頸類初龍(血緣較親近於鳥類,而離鱷魚較遠)的姐妹演化支。在舊式的分類中它們或多或少符合槽齒目去掉古鱷亞目,再加上鱷目。

特徵

初龍類初龍類

鑲嵌踝類初龍是初龍下綱中兩個主要演化支中的其中之一。他們得頭骨通常是厚重的,尤其是與鳥頸類初龍相比;口鼻部是狹窄的而且有些會長的,頸部短而強壯,四肢的結構介於典型的爬蟲類躺臥姿態到恐龍或哺乳類之間(雖然恐龍與哺乳類的姿態不同)。身體通常由兩或更多排的甲板保護者。大多數相當大;3公尺甚至更長。

生存時期

鑲嵌踝類初龍在奧倫尼克階(早三疊紀)晚期出現,到拉丁階(中三疊紀晚期)它們成為陸地上肉食性優勢族群。它們的全盛期是晚三疊紀,在這時代它們分為直立四肢的勞氏鱷目、長相類似鱷魚的植龍目、草食性帶有裝甲的堅蜥目、大型狩獵者波波龍科、小型敏捷的喙頭鱷亞目、還有其他族群。
在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中,所有大型的鑲嵌踝類初龍絕種,使恐龍繼承它們陸地上的統治地位。只有小型的喙頭鱷亞目與原鱷(鱷目)存活下來。

恐龍對手

美國研究人員說,大約2億年前火山持續爆發導致恐龍競爭對手鑲嵌踝類初龍滅絕,為恐龍稱霸地球鋪平道路。根據這一說法,大約2億年前,古大陸北美洲板塊和非洲板塊逐漸分裂,形成大西洋。板塊分裂過程中,火山爆發持續大約60萬年,岩漿覆蓋面積約900萬平方公里。
法新社2010年3月23日報導,這項研究首次把火山爆發與某種物種滅絕聯繫起來。研究結果刊登於《國家科學院學報》。美國布朗大學古生物學家傑茜卡·懷特賽德領導的研究人員檢測火山大爆發期間的動植物化石和沉積岩,發現火山爆發致使大氣中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含量增加,鑲嵌踝類初龍大批死亡,恐龍在接下來1.6億年里稱雄地球。
一些古生物學家認為,相比鑲嵌踝類初龍,恐龍的身體構造具有優越性。美國和英國科研人員2008年反駁這一觀點,認為鑲嵌踝類初龍和恐龍生活方式類似,進化速度幾乎沒有差別,前者的進化多樣性甚至超過恐龍。這一觀點認為,恐龍稱雄,全靠運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