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邊城鎮

鐵邊城鎮地處吳旗縣西北部頭道川境內,距縣城37公里,總土地面積325.5平方公里,東西寬16.5公里,南北長19.5公里,轄13個村77個村民小組1458戶6808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0.8人,黨員355人,有鎮屬單位20個,初級中學1年,中心國小1所,村級國小15所。全鎮屬梁狀丘陵溝壑區,海拔高度1406米,降水量300—450mm,無霜期134天。石油、林草資源豐富,全鎮有林地15.7萬畝,人工牧草保留面積9萬畝,舍飼羊子存欄2.1萬隻。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鐵邊城鎮位於吳起縣西北部,地處毛烏素沙漠邊緣,白于山區腹地,洛河頭道川區,最高山嶺海拔1788米,最低河谷海拔1338 m,氣溫低(年均氣溫6.8 ℃ ),降水量少(年均318.3毫米),無霜期短(年均134天左右),自然條件差,民眾生活艱苦。

歷史發展

鐵邊城鎮始終建於西夏毅宗(李諒祚)奢單都二年(1058),初名定邊城,明英宗正統二年(1437)改名鐵邊城。史書載,西漢高帝二年(公元前205)設歸德縣,隋唐五代時期更名為洛源縣。隋大業元年(公元605)改為洛源縣,因洛水所出為名。據此相推,隋唐五代時期的洛源縣,應是今吳旗縣鐵邊城鎮址。宋朝初年,延安以北為党項拓跋(即西夏)所占。公元1038年,西夏毅宗(李諒祚)奢單二年(1058)夏人築定邊(安定邊疆之意),定邊城竣工。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環慶路近築定邊城,後改為定邊軍。金皇統六年(1146)以定邊軍等沿線地賜夏國,定邊軍及定邊縣撤銷,降為定邊寨。明朝時更名鐵邊城。成化四年(1468)陝西巡撫御史馬文升選將練兵,遺修安邊營至鐵邊城烽推,在鐵邊城設巡檢守御(見《明史.馬文升傳》)。鐵邊城迄今尚有古城遺蹟,其城依山而築,遺址比較完整。

鄉鎮概況

全鎮總土地面積325.5平方千米,鎮政府所占駐地距縣城38千米,全鎮轄13個行政村,77個村民小組,201個自然村,2007年底人口1491戶,7018人,其中農業人口6762人,鎮屬單位20個,職工121名,有黨支部16個,黨員348名,其中農村黨員307名,鎮政府共有幹部44名,除退二線外,上班幹部40名,其中副科級以上領導14名,黨員28名。

退耕還林

鐵邊城鎮退耕還林經過七年的實施,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生態植被得到恢復,但是與標準要求還有較大差距,主要存在著荒山造林成活率低,密度稀,溝沿線以下的溝坡作業不徹底等。針對這些問題,今年秋冬,鎮黨委、政府要抓住以糧代賑政策的延續和目前墒情最好的機遇,全面徹底的對歷年退耕還林和荒山荒坡造林地塊進行排查,根據檢查、排查結果,採取六條強硬措施:

一是確保補植到位,組織民眾補植完善,荒山苗木政府統調,兌現面積苗木由農戶出錢,政府統調,苗木費在以糧代賑款中扣除。補植要採取雙保險的辦法,既要直播山桃、山杏種子,又要植苗;按照先集體、後個人,先背山、後陽山的補植順序,全鎮統一從10月20日上勞,利用25天時間全部補植達標。

二是確保檢查驗收到位,11月16日鎮政府成立工作組進行全面檢查驗收。對凡補植不徹底,荒山造林任務未完成的農戶,堅決停止該戶錢糧兌付;對全部達標的村進行重獎,對凡因工作不力沒有完成補植任務的村,對包片領導、包村幹部、村支書、主任進行經濟處罰外,該介紹回有關單位的介紹回有關單位,該停職的堅決停職。

三是確保迎川面補植到位,加大迎川面示範帶的林份結構調整力度,嚴格按照林業局的設計和技術指導實施,不斷完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提高示範帶的質量,樹立樣板工程。

四是確保井場道路綠化到位。道路綠化要栽植楊樹或刺槐,株距3米;道路邊坡綠化要採用1.5×2m或2×2m密度,栽植刺槐、沙棘、紫穗槐、檉柳等樹種;井場綠化要採用2×2m密度,栽植側柏、油松等常青樹;在距井場外畔50-100米區域內要採用1.5×2m密度,栽植刺槐紫穗槐檉柳側柏油松等樹種。同時要抓好“一線兩岸三點四院(園)”綠化。即公路沿線,河道兩岸,村莊、政府駐地、城鎮周圍,庭園、莊院、墳園和林果園,力爭在城鎮、村和公路沿線可視範圍內無裸露土地。

五是確保苗木栽植到位,堅持“栽正不栽斜、栽實不栽虛、栽深不栽淺”的原則,按照“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方法,精心栽植,確保苗木根系舒展,保證苗木成活率。

六是確保禁牧工作到位。今年秋季,鎮政府由領導掛帥,配備得力幹部組成護林工作督察隊,劃片包乾,嚴格查處一批散牧、復墾等毀林現象,切實加大打擊力度,從重從快處理,該罰款的罰款,該移交司法機關處理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決不姑息遷就。要落實禁牧工作隊和村組護林員的責任,明確獎懲措施,嚴格兌現獎懲,年終要考評各村護林員,考評不合格的要堅決更換。

鐵邊城會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