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線草[中藥]

鐵線草[中藥]
鐵線草[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鐵線草,中藥名。為豆科植物異葉山螞蝗(Willd.) DC.的全草。植物異葉山螞蝗,分布於我國安徽、福建、江西、廣東、海南、廣西、雲南及台灣,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緬甸、泰國、越南、太平洋群島和大洋洲也有分布。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之功效。主治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無名腫毒,瘡癤,熱淋,石淋,下肢浮腫,脘腹疼痛。

別名

假地豆《廣西藥用植物名錄》,田吊子、血筋草、鋪地藤,烏蠅羽、拐子草(廣東),田胡蜘蛛(海南)。

入藥部位

植物異葉山螞蝗的全草。

性味

味甘、淡,性涼。

歸經

入肝經。

功效

清熱解毒,利尿通淋。

主治

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無名腫毒,瘡癤,熱淋,石淋,下肢浮腫,脘腹疼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60g。

相關配伍

男女諸風產後風尤妙,鐵線草根5錢,五加皮1兩,防風2錢,為末。以烏骨雞一斤重者,水內淹死,去毛腸,砍作肉,生入藥剁勻,下麻油些少,炒黃色,隨人量入酒煮熟。先以排風藤煎濃湯,淋浴頭身,乃飲酒食雞,發出粘汗即愈。如不沐浴,必發出風丹,乃愈。。(《本草綱目》上引滑伯仁《攖寧心要》)

炮製

採集加工:9~10月採收,曬乾。

形態特性

平臥或上升草本,高10~70厘米。莖纖細,多分枝,除幼嫩部分被開展柔毛外近無毛。葉為羽狀三出複葉,小葉3,在莖下部有時為單小葉;托葉卵形,長3~6毫米,被緣毛;葉柄長5~15毫米,上面具溝槽,疏生長柔毛;小葉紙質,頂生小葉寬橢圓形或寬橢圓狀倒卵形,長(0.5)1~3厘米,寬0.8~1.5厘米,側生小葉長橢圓形,橢圓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長1~2厘米,有時更小,先端圓或近截平,常微凹入,基部鈍,上面無毛或兩面均被疏毛,側脈每邊4~5條,不甚明顯,不達葉緣,全緣;小托葉狹三角形,長約1毫米;小葉柄長2~5毫米,疏生長柔毛。花單生或成對生於腋內,不組成花序,或2~3朵散生於總梗上;苞片卵形;花梗長10~25毫米,無毛或僅於頂部有少數鉤狀毛;花萼寬鐘形,長約3毫米,被長柔毛和小鉤狀毛,5深裂,裂片披針形,較萼筒長;花冠紫紅色至白色,長約5毫米,旗瓣寬倒卵形,冀瓣倒卵形或長橢圓形,具短耳,龍骨瓣稍彎曲,具短瓣柄;雄蕊二體,長約4毫米;雌蕊長約5毫米,子房被貼伏柔毛。莢果長12~18毫米,寬約3毫米,窄長圓形,直或略彎曲,腹縫線勁直,背縫線深波狀,有莢節3~5,扁平,莢節寬長圓形或正方形,長3.5~4毫米,老時近無毛,有網脈。花、果期7~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河邊、田邊、路旁、草地,海拔250~480米。

相關論述

1、《全國中草藥彙編》:“利水通淋,散瘀消腫。主治泌尿繫結石,跌打瘀腫,外傷出血。”

2、《台灣藥用植物志》:“根及葉治瘡;液汁滴入耳內,治耳痛;煎服治胃痛及腹部疾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