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
鐵山港(龍潭)組團 。
基本信息
組織單位及設計單位
組織單位:北海市人民政府、玉林市人民政府
設計單位: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
規劃內容
鐵山港(龍潭)功能組團先期開發一期規劃面積100平方公里(北海、玉林各50平方公里)。
北海市納入50平方公里規劃編制範圍的主要為鐵山港東岸欖根至充美一帶,岸線約10公里,依託優良港口資源,通過建設東岸-龍潭快速通道,構建鐵山港(龍潭)組團的緊密聯繫,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規划進展情況
北海、玉林兩市在自治區北部灣辦的指導下,於2008年7月8日啟動了鐵山港(龍潭)組團規劃競爭性談判,確定了由城市建設研究院承擔鐵山港(龍潭)組團規劃編制工作。
經多次徵求了自治區有關部門和北海、玉林兩市有關部門的意見並修改完善,鐵山港(龍潭)組團概念規劃於2009年4月通過專家評審會,設計單位正在按照專家意見完善規劃。
規劃成果
按照城建院提交的評審稿,總的看來,規劃編制理念是先進的,規劃內容是全面細緻的,規劃主要結論是科學的,規劃內容與上位規劃的結合是充分的。因此,是一個可行的,能指導實踐的規劃,是一個較高水平的,具有一定特色的規劃,規劃至少滿足了我們在實施中面臨的發展的功能定位、空間結構和用地布局、基礎設施和港口布局等幾個問題。規劃具備較高水平,有較高先進性,更有特色和創新,奠定了鐵龍組團開發開發的重要基礎。
開發意義
落實國家戰略調整要求
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沿海開放戰略實施成效顯著,但是南部沿海地區尤其是廣西沿海經濟發展明顯滯後。在國家越來越注重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地區發展差距的現階段,來自國家支持和區域互動兩方面的外力推動,把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的批准與實施,標誌著中國最高決策層寄予深意的又一全新經濟布局正式落定,中國全方位拓展的弧形沿海經濟鏈條由此日臻完善。在國家發展戰略調整之際和廣西自治區實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中,北海市和玉林市抓住國家戰略調整的有利時機,在區域合作中尋找機遇加快城市經濟的振興與發展。鐵山港(龍潭)組團的開發建設對北海市、玉林市的經濟發展和提升組團在北部灣區地區的經濟發展地位和作用至關重要。2007年北海市和玉林市的人均GDP分別為15988元和8285元,是東部沿海54個城市平均水~24904元的64甲。和33%,僅相當於廣東東莞市(71997元)的11/50和1/10,人均實際使用外資為東部沿海54個城市平均水平的10.3%。這些客觀上都要求玉林和北海兩市的協力合作,通過沿海開發,提升鐵山港(龍潭)組團的經濟實力,進而增強兩市的整體競爭力,帶領兩市走上經濟騰飛之路。
促進北部灣經濟區港口群協調發展
自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發建設以來,經濟區各城市的無序競爭從未停止過。港口之間的惡性競爭時有發生,相互爭奪大西南出海通道的主出海口的位置,造成北部灣經濟發展明顯的鄰近負效應。目前,防城港、北海港、欽州港都提出“打造大西南面向東協市場最便捷的出海口”的目標。欽州港工業區、防城港的企沙工業區、北海的鐵山港西岸都瞄準了我國鋼鐵、石油化工、電力等重化工業加快向沿海港口轉移的態勢,紛紛提出要建立“國內外重化工業轉移基地”。各個港口都想盡辦法爭取貨源,招商引資“讓利比拼”,行政藩籬使“金三角”陷入競爭“泥潭”,五大功能組團之間的合作僅僅停留在相當淺的層面,深層次、變革性的合作仍然“堅冰難破”。在新一輪激烈的招商引資競爭中,相同的城市定位將會造成港口資源的浪費。目前,新一輪招商引資的熱潮正在北部灣地區興起,政府主導下的招商引資,使本應在成本導向下的企業投資行為與追求地方利益的政府行為合二為一,扭曲了市場信號。北部灣的可持續、和諧發展需要五大組團正確認識和找準各自的功能定位和職能分工,鐵山港(龍潭)組團的發展也必須通過科學規劃,認識和準確把握自己的發展方向和職能分工,避免與周邊港口發生惡性競爭,減少組團發展過程中的內耗。
提升組團整體的綜合競爭力
鐵山港是北部灣港口的重要組成部分,鐵山港(龍潭)組團擁有東西兩岸30多公里的海岸線。組團的開發涉及北部灣北海大都市區和玉林大都市區兩個區域中心經濟的發展,是兩大都市區產業發展和城鎮群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鐵山港(龍潭)組團西岸已有一定的開發建設,而組團東部尚為一片處女地,沒有鐵山港(龍潭)組團東岸的開發建設,就談不上鐵山港(龍潭)組團整體的“崛起”。鐵山港(龍潭)組團整體的崛起是玉林市和北海市人民的願望;振興鐵山港(龍潭)組團經濟是北海市和玉林市人民的責任。鐵山港(龍潭)組團的崛起需要點上突破,以點帶面,以線串點,通過點、線、面等不同空間尺度的發展載體,推進北海市和玉林市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
打通玉林市出海通道
玉林市作為沿海城市,長期以來無沿海產業和海洋經濟,表現為中心城市不濱海,產業布局不臨海,人口聚居不向海,對外聯繫不靠海,成為典型的沿海內陸城市,成為玉林市經濟跨越式發展的“瓶頸”。玉林市迫切需要通過“出海”,實現由“內陸玉林”向“臨海玉林”的戰略轉變。通過開發建設鐵山港(龍潭)組團,玉林市可以打通其出海通道,打造玉林市的出海戰略高地,帶動玉林市沿海開發,推進玉林城市區域經濟的發展。廣西廣東歷史上曾同屬一個行政區域,聯繫歷來比較緊密。鐵山港(龍潭)組團與珠江三角洲經濟區毗鄰,處於珠三角——廣西——大西南/東協梯度中間地位,與周邊區域存在產業發展上的水平梯度,並且組團與周邊地區的文化習俗與生活方式相近,具備接受經濟技術輻射和產業轉移升級的承載力。另外,廣西與長三角經濟區的經濟往來也已有較長的傳統,廣西向長三角輸出的既有工業品也有農產品和工業原料,長三角輸入的主要是工業品,長三角來廣西旅遊的人數較多,目前珠三角、長三角區域的經濟發展將進入工業化中後期階段,產業開始向內陸輻射拓展,這些都為鐵山港(龍潭)組團組團接受東部產業、轉移創造了難得的機遇和條件。
構建發達和諧的組團
鐵山港(龍潭)組團臨近分布著廣西山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約80平方公里,其中海域40平方公里,2001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還擁有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東起合浦縣山口鎮,西至沙田鎮海域,全長43公里,面積達300多平方公里。組團的開發建設需要依照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指導,開發與保護相結合,加強紅樹林、儒艮水生環境及海域濕地的保護,確保組團整體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規劃依據與重點
規劃原則
1.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原則。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使組團的各階段建設朝著既定的方向整體協調發展,在經濟、社會、生態效益最大化的基礎上促進組團社會經濟實力的全面提升。
2.科學性、前瞻性的原則。規劃的基礎工作要全面而周密,既要摸清組團(東岸)建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又要分析可能變化的趨勢,進行合理預測和規劃布局。
3.開拓創新,突出地方特色的原則。組團規劃無論是內容,還是規劃編制方法、技術和程式,都要在切合實際的基礎上勇於創新,使規劃成果具有獨創性,為組團的建設和發展探索出富有特色的、成功的發展模式。
4.多維著眼,統籌發展的原則。規劃建設應統籌組團內部及周邊區域的發展;統籌區內與區外市場、國內與國際市場;統籌城鄉發展;統籌當前發展和長遠發展;統籌組團與腹地及港口的發展。
5.規劃可操作性原則。規劃的編制要從巨觀層面上把握組團的發展方向、基礎設施資源的合理配置等問題,充分考慮投資意向,通過有效的具體控制措施將規劃的內容轉化為切實可行的公共政策,突出可操作性。
6.協同編制,相互銜接的原則。組團規劃的開展要與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沿海港口總體規劃、北部灣經濟區城鎮群規劃等相關規劃做好銜接,做到“資料上相互共享、過程中相互銜接、內容上相互協調。”
7.適度超前的原則。概念規劃高於一般規劃,規劃要適度超前,留有餘地,為未來的發展留出空間,增強應變能力,適應規劃背景和規劃條件的多變性。
8.生態保護原則:本次規劃區域臨近山口紅樹林和儒艮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展規劃要服從生態保護優先的原則,進行適度開發建設。
規劃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國發[2007]74號)》;《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GDJl37-90)》;《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建規[2005]146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辦法(國發[2008]87號)》;《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實施細則(建規[1995]333號)》;《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分技術規範(HJ/T338-2007)》;《國務院關於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國發[2008)3號)》;《港口總體規劃編制內容及文本格式([2006)469號)》;《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2006~2010)》;《廣西南北欽防沿海經濟區發展規劃綱要,2000》;《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化“十一五”發展規劃(桂政發r2007)6號)》;《全國沿海港口布局規劃(交通部發[2006))》;《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公布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功能區劃的通知 (桂政發[2005]5號)》;《廣西壯族自治區沿海港口布局規劃,2007》;《廣西城鎮體系規劃(2006—2020)》;《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2008》;《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鎮群規劃綱要(2008~2020)》;《廣西“十一五”城鎮化發展規劃(2006~2010)》;《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沿海港口總體規劃,2008》;《廣西沿海海岸線規劃,2007》;《關於廣西自治區實施科學發展三年計畫,2008》;《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2008》;《廣西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1998》;《廣西近海海域環境功能區劃局部調整方案,2008》;《北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2006~2010)》;《玉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2006~2010)》;《北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25)》;《北海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玉林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玉林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1998~2010)》;《玉林市城市經濟發展戰略研究,2004》;《北海港總體規劃(2005-2030)》;《北海市鐵山港工業園概念規劃(2008-2030)》;《鐵山港工業區產業規劃研究報告,2007》;《玉林市博白縣龍潭鎮總體規劃(2003-2020)》;《北海市合浦縣白沙鎮城鎮建設規劃(2008~2028)》;《北海市合浦縣山口鎮總體規劃(2000-2020)》;《北海市合浦縣沙田鎮總體規劃(2007-2027)》;《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臨海核心區總體規劃(2007'-,2020)》;國家、自治區其他關於城市規劃編制的技術規定及有關政策法規。
規劃期限
(1)近期:2009-2015年 (2)中期:2016-2020年 (3)遠期:2021—2030年
規劃重點
(1)規劃借鑑國內外成功案例,增強規劃的可靠性;
(2)增設產業規劃專題研究,分析北部灣經濟區功能組團之間的產業發展協作關係;明確鐵山港(龍潭)組團產業定位;
(3)注重港口、鐵路、公路的交通規劃與產業發展規劃的銜接;注意產業發展中重大基礎設施的配置需求;
(4)用地規劃充分考慮發展的剛性與靈活性,以適應今後市場需求的變化;
(5)產業區劃分採用產業園區結構,並規劃完整的月暗中心和生活配套;
(6)考慮遠景發展,保證產業區有足夠拓展空間以確保可持續發展;
(7)針對區域對生態環境的特殊要求,加強環境保護及工程設施規劃;
(8)針對跨行政區域的發展需求,增設規劃管理創新專題研究。
規劃範圍與現狀分析
組團位置
鐵山港(龍潭)組團位於廣西東南部,北海市東部,玉林市南部,東臨廣東省湛江市,南臨北部灣,西部為北海市主城區,北部為靈山縣、浦北縣和博白縣。
規劃範圍
鐵山港(龍潭)組團包括東西兩岸,地跨北海市和玉林市。其中,西岸全部在北海市境內,2007年已編制了《鐵山港工業區發展概念規劃》;東岸建設起步較晚,針對其開發的研究很少。本次規劃主要針對東岸地區,並有效銜接西岸已有規劃。東岸行政區域上包括:北海市合浦縣的白沙鎮、山口鎮和沙田鎮以及玉林市博白縣的龍潭鎮。研究範圍為545.68平方公里,規劃面積109.8平方公里。具體規劃範圍西至鐵山港灣東側,北至博白縣龍潭鎮鎮區,東至合浦縣山口鎮鎮界,南臨鐵山港灣。規劃區用地包括北海市合浦縣白沙鎮、山口鎮和沙田鎮所在的54.1平方公里,主要在鐵山港東岸欖根—充美一帶,海岸線長約11.82公里;玉林市龍潭鎮的55.7平方公里。
自然環境概況
1.氣候水文條件
組團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22.6‘C。風向季節性變化顯著,冬季盛吹北風,夏季盛行東南風,強風向為東南風。雨量充沛,每年5~9月為雨季,年平均降雨量1663.7毫米。組團海岸潮汐屬不正規日潮為主的混合潮型,最高潮達4.14米,最低潮為—2.30米(以黃海基準面為零點),最大潮差達6.44米,平均潮差達2.5米。
2.地形、地貌和地質條件
組團屬於典型的台地溺谷灣地貌,受海潮的:中刷侵蝕,海洋沿岸多剝蝕低丘。區域內多有;中溝。地勢由東北向西南逐漸降低,伸人大海。組團土壤結構上部為北海組亞砂土或亞粘土和淤泥等組成的鬆軟土層,厚度不大,下部為北海組沙礫層和湛江組粘土、亞粘土及中粗砂,厚度不一的砂礫組成的硬塑密實土,一般厚卜15米,硬塑至堅硬狀,地基強度較高,具有良好的持力層。該區工程地質條件良好,工程地基處理簡單,有利於降低工程造價。
3.資源狀況
組團礦藏資源豐富。北海市已發現礦產38種,優勢礦產有高嶺土、石英砂、石膏、鈦鐵礦四種。玉林市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主要品種有高嶺土、花崗岩、螢石礦、石灰石等,其中高嶺土儲量占廣西第一。玉林博白縣的銀、瓷土、花崗岩儲量最多,是全國十大瓷土基地之一。組團淡水資源缺乏,北海市多年平均水資源量32.27億m3,其中地表水31.22億m3,地下水1.05億m3。地下水由於局部超采,已造成海水入侵。玉林市境內河流有72條,水資源量為156億m3,是廣西人均水資源量最小的市。玉林市龍潭鎮區域範圍內地下水水位較淺,容易受污染,水質難以保證,且水量偏小,不具備集中開採的條件。組團的海洋資源豐富,有全國第四大漁場一北部灣漁場,又是舉世聞名的“南珠”的故鄉。
社會經濟的概況
1.北海市和玉林市
近年來,北海和玉林兩市的區域經濟發展較快,投資效應蜚聲海外。
北海之名始於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所設“北海鎮標”,因城市臨海而得名。市域土地總面積3337平方公里。2007年全市戶籍人口156.32萬人、GDP246.6億元、人均GDPl5988元/人,財政收入30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23.2:43.3:33.5。北海市地處廣西南端,環北部灣的中心地帶,鄰近東南亞諸國,背靠大西南雲南、貴州諸省,處於大西南、海南及東南亞的中樞位置,擁有中國大陸距東南亞、西亞、非洲乃至歐洲最近的港口,擁有中國西南地區以及華南、華中部分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口。北海市同時享受東部和西部地區以及少數民族地區和沿海開放城市優惠政策。隨著廣西自治區黨委關於推進和諧廣西建設、特別是“努力加快北部灣(廣西)經濟區的開發建設”等重大決策的實施,北海市在“十一五”期間,將加快“富裕北海、文化北海、生態北海、平安北海”建設,積極推行“國際化的發展理念、生態化的發展目標、市場化的發展模式、人文化的發展特色、制度化的發展機制”的城市發展戰略,力爭在加快北部灣經濟區的開發建設中率先崛起,並建設成為最適宜居住城市、國家級生態示範城市、世界投資的焦點區域。
玉林市享有“嶺南美玉,勝景如林”的稱號。1997年撤地設市,現轄玉州區、福綿管理區、北流市、容縣、陸川縣、博白縣和興業縣,總面積12838平方公里。近些年來玉林市經濟總量和財政實力明顯增強,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2007年全市總人口610萬人,全市GDP總量達505.4億元,全市人均GDP達8285元,財政收入40.68億元,三次產業比例由1978年的63.5:18.2:18.3最佳化為26.4:36.7:36.9,發展實現向“三、二、一”轉變。玉林是“廣西文明城市”、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是全國最大的內燃機生產基地、最大的日用陶瓷生產出口基地、國家級建材生產出口基地、皮革服裝基地和食品加工基地;是中國“荔枝之鄉”、 “桂圓之鄉”、 “三黃雞之鄉”、 “沙田柚原產地”。玉林市擁有獨特的區位交通優勢、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和良好的投資環境,是國內外眾多知名企業和著名品牌戰略布點的首選地。目前,玉林市工業經濟發展迅速,優勢產業集群初具規模;非公有制經濟蓬勃發展,縣域經濟迅速崛起;改革開放順利推進,區域合作實現突破。玉林市有華僑及港澳台同胞100多萬人,是廣西最大、全國著名的僑鄉;是傳統的商貿城市,市場體系比較健全,是華南地區主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擁有全國著名的玉柴物流集團、著名的中藥材市場、工業品服裝市場等,是全國七個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之一。玉林市既列入沿海經濟開放區,又納入中國西部大開發範圍,同時享受沿海經濟開放區和國家西部大開發的優惠政策。近年來,玉林市制定了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和改善投資環境等一系列優惠政策,促進其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2.北海市合浦縣
合浦縣歷史悠久、山清水秀、資源豐富、物產眾多,是著名的南珠之鄉,素有“南珠故郡,海角名區”的美稱。縣域總面積2380平方公里。2007年實現生產總值95.1億元,比2006年增長18%,三次產業比例為31.8:40.3:27.9。該縣以農業導向型經濟為主,近年來工業發展加快。傳統產業主要有煙花爆竹、製糖和農產品加工等,電子、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精細化工等新興產業初現雛形。本次規劃用地涉及合浦縣的白沙鎮、山口鎮、沙田鎮,目前三個鎮的鎮域總人口20.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8萬人。
①白沙鎮。位於合浦縣城東部,距縣城64公里。鎮域面積224.9平方公里。下轄1個社區,23個行政村,320個自然村,鎮域有耕地86730畝,其中水田51720畝,旱坡地35010畝,林地6萬多畝。2007年末總人口10.7萬人,全鎮地區生產總值9.14億元,工業總產值4.9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8498元,財政收入794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0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512元,城鄉居民存款餘額2.3億元。全鎮工業以煙花、炮竹、塑膠、泡沫、製糖等行業為主,境內主要廠家有合浦偉恆糖業有限公司、白沙炮竹一廠、炮竹--F'、塑紙包裝廠等。
②山口鎮。位於合浦縣東端廣西東南角,被定位為北部灣13個重點建制鎮之一。鎮域面積123.6平方公里,鎮區面積450公頃,下轄1個社區、15個行政村,2007年末總人口7.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6萬人,城鎮化水平達32.5%。全鎮地區生產總值7.耵2元。鎮域物產資源較為豐富,城鎮東南沿海生長的紅樹林面積約200公頃,有極高的科研價值和旅遊價值。鎮域內主要礦產資源有火山灰、玄武岩、高嶺土等。主要海產品有魚、蟹、貝類、沙蟲等。此外,區域內還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大士閣”,具有極高的旅遊開發價值。
③沙田鎮。位於北部灣畔,毗鄰廣東,1993年撤鄉改為鎮建制。轄沙田、海戰、山寮、上新、淡水、對達六個行政村。2007年,全鎮共有2.0萬人,農業人口1.7萬人,全鎮地區生產總值0.耵2元,全鎮人均純收入4510元。沙田鎮以漁業為主,以農業為輔,其中,海戰、沙田村屬純漁業村,上新、淡水、對達、山寮為半農半漁業。近些年,沙田鎮的工業經濟逐步好轉,工業總產值持續增加,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合理,效益顯著,林業發展取得新突破,海洋捕撈和水產養殖業穩步發展。目前,該鎮的工作思路和重心是建設國家一級漁港、中心漁港和深水碼頭;緊抓農副產品和海產品深加工與流通;利用完備的港口設施發展運輸裝卸業,建成周邊縣市貨物出口集散地;依託漁港發展海產品生產與加工,製冷儲藏業等。
3.玉林市博白縣龍潭鎮
博白縣位於廣西東南部,轄28個鄉鎮326個行政村,縣域面積\3835平方公里,人口160多萬人。2007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8.9億元,同比增長14.6%;工業總產值64.3/2元,增長52%;全縣人均生產總值5577元。該縣區位優勢明顯,縣域資源特產豐富,交通物流便捷,發展後勁強勢。工業經濟集聚效應加大,集群產業優勢不斷擴大,五大工業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12.2/2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19%。
龍潭鎮隸屬博白縣,地處兩廣(廣西、廣東)三縣市(博白、合浦、廉江)交匯處,距博白縣城69公里,博沙二級公路穿境而過,連線325國道和北海至湛江高速公路,鎮政府所在地距海僅10公里,臨海最近的茅坡村距海1公里,距湛江港、北海港僅100公里,沙田港、鐵山港20多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素有“桂東南金三角”之稱。鎮域面積159.69平方公里,現有1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總戶數19509戶,總人口11.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約0.8萬人。2007年龍潭鎮地區生產總值為14.18億元,財稅收入1005萬元。城鎮內的產業龍潭園已開發建設面積\2500畝,入園企業12家,5家企業已建成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