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泊湖水庫

鏡泊湖水庫是由火山噴發的岩漿阻塞而形成的天然湖泊,於1939年在湖出口處修築堤壩而形成水庫。水庫長45公里,寬0.4-4.5公里。水庫正常蓄水位353.5米,死水位343米,是不完全多年調節水庫。

水庫自然地理條件

鏡泊湖電站位於牡丹江市西南方約100公里的牡丹江上游。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為11800平方公里,占牡丹江流域的31%,其中2/3的面積在吉林省敦化市境內,1/3的面積在黑龍江省寧安市境內。

鏡泊湖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為647毫米,6—9

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多年平均入庫水量為30.2億立方米,最大年入庫水量為55.1億立方米,最小年入庫水量為7.3億立方米,6—9月入庫水量占全年的70%。

鏡泊湖水庫由第四紀火山噴發的岩漿阻塞而形成的天然湖泊,為了防止凍壞大壩,年末水庫水位需要控制在350.0米以下。

鏡泊湖水庫入庫流量年內變化也是不均勻的,洪水與暴雨相應發生在6-9月間,相應流量與來水量大於10月至次年5月,10月至次年5月天然來水比較少,水庫入庫流量年內也分配不均,有時4月-6月來水量相對較多,7月-9月來水量相對較少,或是4月-6月來水量較少,7月-9月來水較多。這種年內變化較大的徑流量,對水庫調度工作不利。

水庫系統的構成要素

鏡泊湖水庫系統生態要素包括此系統內的生態環境和生命系統,環境、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等名詞各有其含義,同時又密切相關。所謂環境在《環境保護法》第二條有明確規定:本法所稱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和。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遺址、人工遺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生態環境是指生物有機體周圍的生存空間的生態條件的總和。生態環境由許多生態因子綜合而成,生態因子如光、溫度、水分、大氣、土壤及無機鹽等;生態因子包括植物、動物、微生物等。在自然界,生態因子不是孤立地對生物發生作用,各個生態因子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在綜合條件下,表現出各自作用,各個生態因子的綜合體即為生態環境,就自然屬性來講,生態環境還含有人為因素的成分。由於人類勞動和科技進步,人類在發展過程中越來越擺脫對自然環境的直接依賴,擴大了對自然界的影響。也就是說,在今天社會裡,純粹的自然環境已留下很少,人類創造的物質已大量的成為地理空間的一部分。

許多人工生態群落的出現替代了生態群落,環境資源包括生態環境在內的一切環境要素與自然資源的總和。在水庫系統中,生態環境是一種資源,而且隨著社會經濟活動數量的上升日益顯示出其稀缺性。這種稀缺性體現了生態環境的生態價值。

鏡泊湖水庫系統相關功能

鏡泊湖水庫系統承擔很多任務,承擔經濟、社會、生態各方面的功能如下:

(1)發電

鏡泊湖水庫在發電方面主要承擔黑龍江省電網的調峰、調相、負載及事故備用

等任務,多年平均發電量2.5億kw.h。

(2)防洪

以發電為主的水庫,在確保大壩安全的前提下,對防洪和興利庫容進行合理安

排,充分發揮水庫的綜合利用效益。

(3)灌溉

牡丹江由上而下流經吉林省的郭化市、黑龍省的寧安縣、海林縣、牡丹江市及

依蘭縣共六個市縣。水庫下游寧安地區灌溉用水要求在80m³/s。

(4)漁業

以上水庫的幾種功能都是通過對水庫的調度、利用來實現的,其中灌溉、工業和城市用水要耗用水量,發電只利用水能,航運則依靠水的浮載能力,漁業卻要利用水面面積和水體空間、旅遊是利用水的景色、防洪是利用徑流特性和水庫的庫容來實現,本水庫系統的水資源的綜合利用就是要使水資源同時滿足多個不同部門的需求,並將除水害與興利結合起來統籌解決,最大限度地實現各方面功能;目前諸多功能之間存在著矛盾與制約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