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現鼓樓始建於明洪武年問。洪武二十年(1387年)為防倭寇及海盜入侵,信國公湯和拓城建定海衛,在原縣城舊基上拓擴衛城周環至1288丈。洪武二十九年,定海衛指揮使劉澄為便於觀望軍情,築現鼓樓於衛指揮司署(萬曆二年改作總兵府,清雍正三年改作校場,今聲遠國小址)前,距衛署南七十步。
以“收江海氣息、山川風物於井斡窗疏之內,為帥府樹屏藩”。樓以石台為基,占地500平方米。台高5.9米,長32.8米,寬16米,全用條石砌成。由石階抬級登台,上建樓屋5間。樓內置有更鼓、銅鐘、漏壺(古時一種計時器)等計時、報時設施,每天按時辰擊鼓報時,使城內外軍民得以知昏曉、時作息。還榜示四時節候於樓上。樓下為拱形通道,以2米長弧形條石砌成拱頂,離地5米。通道南北洞門各勒石額,南書“朝宗古蹟”,北書“東南屏翰”,以記傳說中宋高宗南渡時“秉圭輯瑞於此”的故事和鎮海在海岸防禦中的重要軍事地位。
此後,屋字屢經修耷,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縣令汪誠若重建鼓樓屋字,其時縣名已改鎮海,故額顏鎮海樓”。因戰事減少,鼓樓有時也作官吏宴會、聽察民情輿論等聚會場所,或警眾集事之處。
現狀
解放後,鼓樓由縣文化部門保護。1981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鼓樓再次進行大修,港胞陳志耀曾出資捐助。
現鼓樓石台上的屋字建築,基本上保持乾隆年間重建時的原貌。歇山頂重檐,青色筒瓦屋脊,樓房五間,建築面積200平方米,高8米,面寬19.5米,進深6.9米,中有廳堂,外圍廊虎,畫梁飛檐,壯觀宏偉。正南檐下懸“鎮海樓”三字,為鎮海籍著名書法家周慧筠提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