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地當常德通澧縣之古道。舊稱塔水橋,俗稱踏水橋、錐子橋。1936年建石橋,以其地處新德、廣德、同德三鄉要口,改名為鎮德橋。1956年建鎮德橋鄉,1958年改置公社,1984年改鎮。
行政區劃
居民委員會:財神廟
村民委員會:同心壩、龍潭港、八方崗、丁家井、張家橋、喬家崗、劉家橋、周家崗、朱家橋、壽福坡、文化、楓樹口、臥龍崗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境內劉公橋有高20米,圍6米古樟樹一株, 鎮衛生院,擁有優秀的醫師隊伍和先進的醫療設備,是一所設施先進、專科齊全、技術力量雄厚、學術水平較高,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
產業經濟
工業以機械、紡織為主。農業主產糧食、棉花、豆類,兼產魚類、生豬、湘蓮。
該鎮通過調整產業結構,主抓龍頭,以點帶面,形成了以同興壩村為主的甲魚生產基地,張家橋村和朱家橋村甘蔗生產基地,以臥龍崗村為主的紅提水果生產基地,該鎮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局勢。2003年,政府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形成了以朱家橋村、張家橋村為中心的甘蔗種植產業,該鎮有甘蔗種植面積1500畝;以同興壩村、文化村為中心的甲魚養殖業,有甲魚養殖面積200畝;以劉家村為主的鱔魚養殖業、以喬家崗村為主的金佛手種植業,結構調整後大大增加了土地的可比效益和農戶的收入。
社會事業
大力整治“三亂”行為。2007年該鎮整治“三亂”行為的重點是抓典型部門和典型個人,並制定了三項制度,即信息報告制、黃牌警告制、責任追究制,2007年年共查處部門亂收費事件兩起,涉及金額1500元,並全部予以退回;為規範市場秩序,2007年7月該鎮對農資市場的假冒偽劣和亂漲價情況進行了整治,共查處假農資5噸,亂漲價農資金額5000元,嚴厲打擊了坑害農民行為,切實維護了農民利益。
人口數據
2002年底該鎮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19635 |
男 | 9943 |
女 | 9692 |
家庭戶戶數 | 5784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19621 |
家庭戶男 | 9935 |
家庭戶女 | 9686 |
0-14歲(總) | 3932 |
0-14歲男 | 2017 |
0-14歲女 | 1915 |
15-64歲(總) | 13966 |
15-64歲男 | 7137 |
15-64歲女 | 6829 |
65歲及以上(總) | 1737 |
65歲及以上男 | 789 |
65歲及以上女 | 948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19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