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安鎮[龍陵縣]

鎮安鎮[龍陵縣]

鎮安鎮古名勐淋,位於雲南省保山龍陵縣城北部、怒江西岸。東、南、西分別與臘勐、龍新、龍江鄉相連,北與隆陽區潞江鎮接壤,距縣城23公里,是全縣的三個建制鎮之一,被譽為龍陵的“北大門”。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遠景鎮安鎮遠景
鎮安鎮全鎮國土總面積256.1平方公里,轄19個村委會286個村民小組。鎮內最高海拔2750米,最低海拔750米,平均氣溫14.2℃,年均降雨量1900—2100mm,地勢走向東南高、西北低,是典型的農業立體氣候,俗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說法,適宜發展多種產業和種植多種作物。境內交通便利,320國道,騰保線,昆畹公路七龍段,保龍高速公路等穿境而過。

經濟概貌

鎮安鎮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72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37元,實現農業總產值10903萬元。其中:農業產值5363萬元;林業產值1222萬元;畜牧業產值4237萬元;漁業產值6萬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76萬元。

教育狀況

學生上課鎮安鎮學生上課
鎮安中心學校現有完全國小20所、辦學點5個,初級中學1校,幼稚園1所;國小辦班146個,在校生4077人,初級中學辦班8個,在校生400人,學前教育辦班16個,在班(園)453人;有教職工296人(專任教師281人,工人15人),其中小教高級94人,中教一級5人,小教一級99人,小教二級54人,其他44人;占地面積109480㎡, 生均23.4㎡,校舍建築面積27203㎡,生均5.8㎡,危房面積6570㎡。

特色產業

鎮安鎮特色產業主要是茶葉、飼料大麥、川芎、草果、刺苞菜、柿子、核桃、甘蔗、烤菸、工業用大麻、仔豬。2008年茶葉種植面積11755 畝,其中可採摘面積8928畝,總產量 57.79萬公斤。

自然環境

一角鎮安鎮一角
鎮安境內有著獨特神奇的自然景觀和旅遊資源,如:大壩烈士陵園,系龍陵縣駐軍中國人民解放軍14軍41師123團為紀念該部隊自1939年建團以來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犧牲的烈士和因公殉職的指戰員而建,占地50餘畝,園內松柏長青,綠草如茵,環境優美,氣氛肅穆。高山明珠八0八水庫,距縣城33公里,庫區積水量3.8平方公里。庫區山清水秀,樹木蔥茂,山鳥嘰啾,環境幽靜。蠻告村境內勐梅河流域上的熱水塘陰陽瀑布,其特徵主要是陰陽結合,既由公龍塘和母龍塘組成。母龍塘水質柔滑,溫文爾雅;公龍塘熱氣沸騰,粗放豪野,溫度達100多℃。該水有活血驅風、養顏防衰、防病治病、標本兼治的神奇功效。峰頂有孔明碑。崇善寺內古柏,胸徑約3米,高30米左右,生長旺盛,樹冠濃萌蒼鬱。據考證,該樹栽植於明萬曆年間,至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被譽為“雲南柏樹王”。小田壩村的沙場壩萬鳥撲火等自然景觀。

基礎設施

2008年鎮安鎮通公路的自然村有133個,達92%。通電的自然村145個,用電普及率達100%,已完成農網改造。建有沼氣池570戶,其中已完成“一池三改”的171戶。轄區有小(二)型水庫1座,蓄水量30萬立方米,塘壩2座,蓄水量22萬立方米,灌溉總面積1300多畝;三面支砌溝渠9條,23.4公里,灌溉面積6000多畝;全鎮19個村開通程控電話,8個村開通寬頻信息網路和閉路電視。

資源條件

水庫 鎮安鎮水庫
鎮安境內群山連綿起伏,高黎貢山余脈自北向南進入鎮境,構成一東西屏障,自然氣候受來自印度洋暖流的影響,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為14.2℃,雨量充實,年均降雨量為1400—2000毫米之間,境內動植物種類繁多,礦產資源、水資源豐富。大壩煤田是已探明的滇西最大的褐煤田,儲量達1.18億噸。

農村市場

鎮安鎮共有集市4條(鎮安街、邦邁街、竹箐街、大樹街),其中鎮安街曾經是滇西最大的農村商品集散地之一,為了重塑古驛道繁華商埠的風采,鎮安鎮抓住保龍高速公路和大瑞鐵路建設的有利時機,把集鎮建設定位在打造龍陵“北大門”的座標上,加快了建設集鎮發展私營經濟的步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