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塞匾

石匾背面杭芳園碑文記述杭芳園位置提到“右臨廣路,面欺玉塞之戎闊,背倚金城之戌樓”。 玉塞是對雁門關的美稱,雁門關南始為宋,關北遼則依山築城,因是郭門,故作“玉塞之戍樓”。 金城縣(即應縣)是遼應州彰國軍所治,戍樓指應縣木塔,“金城戍樓”此前不見於任何文獻,杭芳園碑文對“金城戍樓”記載是有關應縣木塔最早的文字描述。

1972年,現朔城區在拆除原朔縣城北門,門樓上鑲嵌的“振塞門”,石匾掉落地上摔為兩段。當崇寺文管所發現此文物屬國家級文物並將其收回後,石匾已因改做門匾下段被截去一部分,同時石匾背面的遼亁統七年(1107年)杭芳園碑文也因石匾中間斷裂處出現縫,每行有一,二字受損。匾陰碑文記述了杭芳園位置,布局,規模,建築,裝飾,僧侶及經歷等。碑文楷書,刻工精細,字型秀麗。匾石生灰岩質,現存殘匾長1。59米,厚0。194米.
石匾背面杭芳園碑文記述杭芳園位置提到“右臨廣路,面欺玉塞之戎闊,背倚金城之戌樓”。遼朔州順義軍治鄯陽縣,州之東南有雁門關與北京為界,州東北經黃花山通往西京大同,杭芳園建於朔州,所說的“右臨廣路”即是指此而言。玉塞是對雁門關的美稱,雁門關南始為宋,關北遼則依山築城,因是郭門,故作“玉塞之戍樓”。金城縣(即應縣)是遼應州彰國軍所治,戍樓指應縣木塔,“金城戍樓”此前不見於任何文獻,杭芳園碑文對“金城戍樓”記載是有關應縣木塔最早的文字描述。同時“金城戍樓”與“玉塞戎闊”文字對仗工整。這說明當時能與天險雁門相對的確實非應縣木塔莫屬。
遼代應縣木塔雖然完整地保存下來,但未見遼代碑記,乾統七年杭芳園碑文填補了這一空白。特別是碑文對北魏桑乾、隋唐馬邑、五代寰州、遼馬邑古城、遼雁門關及金城戍樓等的記載,為研究朔州歷史變遷、地理沿革等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