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壓技術

鍛壓是鍛造和衝壓的合稱,是利用鍛壓機械的錘頭、砧塊、沖頭或通過模具對坯料施加壓力,使之產生塑性變形,從而獲得所需形狀和尺寸的製件的成形加工方法。

鍛壓技術

人類在新石器時代末期,已開始以錘擊天然紅銅來製造裝飾品和小用品。中國約在公元前2000多年已套用冷鍛工藝製造工具,如甘肅武威皇娘娘台齊家文化遺址出土的紅銅器物,就有明顯的錘擊痕跡。商代中期用隕鐵製造武器,採用了加熱鍛造工藝。春秋後期出現的塊煉熟鐵,就是經過反覆加熱鍛造以擠出氧化物夾雜並成形的。

鍛壓技術 明清時期,閩東工匠鍛造鋤頭、鐮刀、廚刀、灶具、銅錫工藝品和金銀首飾,技術精湛。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柘榮鍛工用本地土鐵和鋼刃鍛打製成的“柘洋剪刀”馳名省內外。民國37年(1948年),福鼎桐山開設修配店,以手工鍛造方法鍛制加工農具,為閩東小件機件鍛造之始。50年代後期,鍛造加工逐漸轉為機件製造。1985年,古田機器廠造出閩東第一台鍛工夾板錘,並引進250kg夾板錘、彈簧錘等鍛造器械,增強鍛造機械化能力。80年代,衝壓技術被廣泛套用。80年代後期,閩東電機廠採用複式沖模和用“條料三聯沖”工藝,沖模用固定卸料型式,卸料板固定在凹模上,保證衝壓條料位置精確。

《鍛壓技術》

《鍛壓技術》 1958年創刊,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主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塑性工程學會和北京機電研究所主辦。全國鍛壓行業會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國際刊號:ISSN1000-3940 ,國內刊號:CN11-1942/TG,廣告許可證:京海工商廣字第0012號,國內郵發代號:2-322,國外郵發代號:BM5549。本刊為雙月刊,每雙月25日出版,大16開本,208頁,每冊定價:12.00元,年定價:72.00元。

收錄情況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文摘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文摘(英文版)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美國化學文摘(CA)收錄期刊。

《鍛壓技術》 2011年繼續入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即第六版);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報告,《鍛壓技術》影響因子為0.677(核心版,排名居我國機械工程類期刊第4位),0.742(擴展版)。《鍛壓技術》是一本影響面廣泛,具有權威性的專業技術刊物。

辦刊宗旨 :理論聯繫實際,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為促進學術交流服務, 為促進金屬塑性加工行業技術進步、提高產品質量和企業經濟服務。

主要報導 :金屬塑性成形(鍛壓)的新理論、新工藝、新設備,模具設計與製造技術、加熱技術、摩擦與潤滑、測試技術、計算機套用、標準等方面的科研成果、現場經驗、實驗研究、技術革新、綜述、專題講座及最新行業信息等。

讀者對象 :金屬塑性成形(鍛壓)領域的科研、設計、生產部門的工程技術人員、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以及大專院校的師生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