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河

錢河

錢河,發源於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栗溪鎮與南漳縣交界處,是漳河水庫上游的一條支流,因沿河居民多姓錢而得名。

錢河,發源於湖北荊門東寶栗溪鎮南漳縣交界處,是漳河水庫上游的一條支流,因沿河居民多姓錢而得名。

錢河自北向南,流經桃花寨、猴子埡、栗溪、馬家集、龍潭洲,到姚家畈入漳河水庫,全長41公里,是縱貫東寶區西北部的重要河流之一,幹流匯集六條山溪,流域面積142平方公里。

錢河屬季節性河流,河床寬10——15米,縱坡比降為1/200。1959年2月曾在東寶區栗溪鎮馬家集測得:一般庫水季節河床面寬為12米,水深0•6米,流速0•68米/秒,流量達0•98立方米/秒。洪水面寬99米,水深5•7米,流速3•14米/秒,流量達783•4立方米/秒,河流結冰期年平均半個月。該河有水產資源,無舟輯之利。

錢河沿河兩岸,山勢陡峻,峽谷眾多,森林茂密,故有黑潭河之稱,系荊門市林木主要產地之一。流域內居住1600多人,耕地11558畝。解放後,錢河沿岸先後建有小水庫8座,河壩13處,並修建了胡畈、栗南、馬集、錢河、雙河等5座小型水利發電站,總裝機5台/166千瓦,年發電量20萬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