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振

他詩詞、散文、書法無所不能,其中尤以詩為突出。 他的散文,既不像“桐城”派,也不像“陽湖”派。 他初學顏魯公,後學漢隸、魏碑,晚年學懷素。

錢振(1875~1944),字夢鯨,號謫星、名山、庸人,晚署海上羞客,生於清光緒元年(1875年),武進人。少承家學,10歲便能作五言詩。18歲刊成《快雪軒文》。光緒二十九年進士,任工部主事。因多次上書不納,毅然棄官回常,從此不求仕進,終身以讀書、著書、教書為業,在寄園設塾講學近20年,求知青年皆以做他的弟子為榮。他教學認真,因材施教,培養了大批學生,其中謝覲虞、謝稚柳、程滄波、鄭曼青、馬萬里、唐玉虬、羊牧之等均為文化名人。他詩詞、散文、書法無所不能,其中尤以詩為突出。直到逝世前還寫道:“我以詩事天,不得無詩死。氣急言語盡,尚有心在此。”一生寫下1100餘首詩詞。他的詩充滿愛國主義情懷和民主精神,對賣菜姑娘、憔悴農婦、不幸舞女、殉情影星、報童、女丐等,無不寄予深切的同情。他治學跳出漢宋學派和古今文經學派的圈子,寫文章不宗一家一派,主張言之有物,內容要充實,說理要條達。他的散文,既不像“桐城”派,也不像“陽湖”派。書法有獨特風格。他初學顏魯公,後學漢隸、魏碑,晚年學懷素。又喜王羲之的《蘭亭序》。所學的都是神韻和情趣,而不在形貌。他的書法被譽為“堂堂之陣,正正之旗”、“字向紙上皆軒昂”,可以“力透紙背”,是一種“力的表現”,“力的藝術”。他常說,字不宜賣,古語“以瓦煮者巧,以黃金煮者昏”,受人家的錢,寫時便有拘束,不能揮灑自如了。有一次,一個同鄉從北平轉來兩副對聯請他寫:一副上款是“亦農”,一副上款是“尚同”,他寫好了。有人告訴他:“亦農”就是殷汝耕,“尚同”就是宗池墨(兩人都是大漢奸)。他一聽立即將兩副對聯撕得粉碎。他樂於為普通民眾寫字,常、錫一帶農家藏他字的很多。每遇災荒,他總是奮起賑災,靠的就是揮毫義賣。康有為很賞識他的字,張大千曾模仿他的字,徐悲鴻喜蒐集他的字。他生前著述除研究經史的文章和創作的詩詞以外,有筆談、說詩、說詞、書論、聯話、小言、語類、家語等。分別刊入《陽湖錢氏家集》、《名山集》、《名山文約》、《名山詩集》、《良心書》、《課徒草》、《名山叢書》等。錢振還創辦名山中學,由其子錢小山任校長。本邑百姓敬佩錢振的為人,為紀念他的功績,將他住地白家橋至水門橋地段街鎮改名為名山鎮。民國33年病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