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去哪兒了

"錢去哪了"是指人民消費地疑問。包括出行費,比如高速費,機票民航發展基金附加費等,人們生活之中"水油電"的附加費,指糊裡糊塗不明不白的錢去哪了。

基本信息

訊息來源

財經雜誌報導:2014年,“新華視點”陸續10次播發“錢去哪兒了”系列稿件,追問各類行政事業性收費或政府基金的去向。不少網友質疑:為什麼有關部門對這些追問“裝聾作啞”?媒體追問都不回應,這些錢的去向還有可能暴露在陽光下嗎?

推萎扯皮

面對"新華視點"播發的10次疑問,而相關部門的回應,不是"仍在進一步研究中",就是"尚無規定和具體辦法"。"錢去哪兒了?"仍欠公眾一個交代。

疑問重重

新華社10問"錢去哪兒了":

一年賣3億多張,機票里的幾十塊錢去哪兒了?

一張機票,除了票價本身,還包含被稱為"民航發展基金"的幾十塊錢。這筆錢為什麼要收、到底花在哪了?"新華視點"記者追蹤發現,這筆收取長達20餘年的錢,從"收"到"支"都存在一些疑問。

一年逾4000億元高速收費去哪兒了?

目前,全國10萬餘公里的高速公路中90%以上要收費。專家估算,全國高速公路一年收費在4000億元以上。被稱為"印鈔機"的高速公路,延時收費提出"還不清貸款"的理由是否站得住腳?徵收的錢又流向哪裡了呢?

一年5000億元科技支出去哪了—中央將整治科研經費亂象

與巨額投入形成鮮明對比,是近年來,我國真正世界級的科研成果和大師級的科學家還鮮有出現。那么,巨大的科技資金到底流向了何處?

5000億元住宅維修資金真在"沉睡"嗎?

自1998年實行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至今,我國收繳的維修資金在5000億元左右。近年來,隨著許多建築逐漸進入"中年維修期"和"老年危房期",急需啟用維修資金。但這筆錢因申請手續繁瑣、過程艱難,被稱為"沉睡"的資金。

水電油價"附加費"調查:僅居民生活電費1年就"附加"270億元?

在關涉民生的水、電、汽油價格中,"附加費"現象普遍存在,且各地標準不同,項目易增難減。按2013年全國用電量初步估算,僅電價"附加費"一年可達2000多億元,其中居民生活用電的"附加費"就達270多億元。這些"附加費"到底該不該收?它們最終流向了哪裡?

北上廣津停車費追蹤:至少一半收上來的錢沒進政府口袋

記者調查發現,北京和上海至少有一半停車費沒有進入政府口袋,廣州也很少,而天津地方財政的相關收入甚至是零。作為公共資源的道路停車位,為何沒能將車主付出的停車費大部分轉化為公共財政收入?記者發現,停車企業私人股東背景與經營能力令人質疑。

1.7萬億元彩票資金去哪兒了

近日,審計署針對彩票資金展開大範圍審計。官方數據顯示,我國啟動彩票事業20多年來,發行規模已累計達1.7萬億元。作為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福利事業、體育事業發展籌集的"公益錢",有明確用途規定—通常彩票銷售額的15%用作發行費,35%用作公益金,50%留作獎金。

4億多張公交卡的押金變戲法般層層截留還剩多少是個謎

據住建部IC卡套用服務中心數據,全國有約4.2億多張正在使用的城市公交IC卡。據了解,僅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的押金總額超過10億元,至少能買20萬個iPhone6。以每張卡收取10元押金的最低數額計算,全國公交卡逾42億元押金如果存入餘額寶,一年利息可達上億元。

13年增長超30倍--追問近20萬億元土地出讓金去哪兒了

日前,全國將首次針對土地出讓金展開大範圍審計的訊息引發關注。在過去的13年間,土地出讓年收入增長超30倍,總額累計近20萬億元。部分地區土地出讓金占據地方財政"半壁江山"。去年,有些省份土地出讓收入總額甚至超過稅收收入。

超24億元巨額"超生罰款",一筆糊塗賬?

地方標準不一、彈性空間大、未下達徵收決定書即收社會撫養費、高收入人群"超生"罰款無法可依,未完成考核任務借款墊付……廣東29日公布關於該省24.52億元社會撫養費的最新審計報告,再次暴露社會撫養費徵收中的"怪現象"。

刨根問底

2014年,"新華視點"欄目陸續10次播發"錢去哪兒了"系列稿件,追問各類行政事業性收費或政府基金的去向。"收得爽快,用得糊塗,去向成謎",調查後的發現觸目驚心,

綜觀“十問”,問的是國計民生,是那些收得不明不白、用得不清不楚的“糊塗賬”。在追問中,一些原本霧裡看花的東西浮出水面,如坐飛機繳的民航發展基金有的被拿去補貼企業;維修基金房主們取出來很難,卻被有關部門占用甚至濫用;大量路邊停車費沒進政府的口袋等等。

雖然“十問”之下,有的“糊塗賬”不能馬上變為明白賬,但公眾的追問沒有停止:像水電“附加費”,收的看起來有憑有據,但卻沒有法律支撐,為什麼卻能長收無虞?上萬億元的彩票收入,隱藏很深,怎么用鮮有公開,平時的監管又在哪裡?對社會撫養費,公眾意見很大,為什麼多次反映總是無疾而終?通過追問,法治的邊界被釐清,權力的亂作為或不作為被曝光。

透過“十問”,“錢去哪兒了”其實並不是公眾最關注的終極答案,找出權力運行的監管漏洞和體制機制頑疾才是最終目的。我們不難發現,大多數“錢去哪兒了”的問題,問來問去都歸結到“部門自肥”上,無論收錢者還是用錢者都想方設法從中分杯羹。從資金“進口”看,有的收費僅靠一紙“紅頭檔案”徵收,有的早該清理卻因利益驅使不願退出;從“出口”看,有的沒有納入預算監管,有的去向成疑甚至成為腐敗滋生的溫床。

盤點“十問”,呼喚的是法治力量。許多“糊塗賬”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亡羊補牢不可少,但更要未雨綢繆。對於“錢去哪兒了”這種事關每個公民福祉的事情,要從源頭抓起,讓這些收費和資金的使用全程納入監管;適時開展全面普查和清理,看看還有哪些民生資金隱藏在監督的死角;用法律作為標尺,該公開的公開、該規範的規範、該取消的取消。

公開是一種力量,在陽光下運行的權力才能保證公平和公正。面對媒體和公眾的發問,有關部門應全面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推進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如果這五個公開都做到了,暗箱操作和貪婪之手也就不敢越雷池一步,關於“錢去哪兒了”的疑問就會大大減少。

民有所問,須有所應。用法律保護自身合法權利的意識已經越來越深入人心,在這種背景下,媒體和公眾的發問將是一種新常態。對於十問“錢去哪兒了”,一些部門已經就部分問題給出了明確答案,並立行立改。但還有不少問題,至今還沒有看到責任部門站出來答疑解惑。這樣裝聾作啞與建設法治社會的要求背道而馳,急需大力整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