錐序蛛毛苣苔

錐序蛛毛苣苔產貴州、廣西、台灣。海拔:300-1000。小灌木,高30—60厘米。莖圓柱形,不分枝,密被淡褐色氈毛。葉對生,具較長的柄。花期6月,果期8月。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錐序蛛毛苣苔
種拉丁名:Paraboea swinhoii (Hance) Burtt
科中文名:苦苣苔科
科拉丁名:Gesneriaceae
屬中文名:蛛毛苣苔屬
屬拉丁名:Paraboea
國內分布:產貴州、廣西、台灣。
海 拔:300-1000
命名來源:[not. bot. gard. edinb. 41(3): 439. 1984]
中國植物志:69:464
英文植物志:18:364
族中文名:長蒴苣苔族
族拉丁名:Trib.Didymocarpeae Endl.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小灌木,高30—60厘米。莖圓柱形,不分枝,密被淡褐色氈毛。葉對生,具較長的柄;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4—14厘米,寬2—4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或偏斜,近全緣或具疏鋸齒,上面被灰白色綿毛,下面密被淡褐色氈毛,側脈海邊7—11條,下面稍隆起;葉柄長1—5厘米。聚傘花序傘狀,組成圓錐狀,頂生或成對腋生,具10—20花;花序梗被淡褐色綿毛;苞片2,卵形,長約5毫米,頂端圓形,被淡褐色氈毛;花梗細,長5—7毫米,被淡褐色綿毛,後變近無毛。花萼長2—2.5毫米,5裂至近基部,裂片相等,長圓形,長約1.2毫米,頂端鈍,外面被疏柔毛。花冠白色,長4—6毫米,外面無毛;筒長約3毫米;上唇2裂,半圓形,長約1.5毫米,下唇3裂,比上唇稍長,裂片相等,卵圓形,長約2.3毫米。雄蕊2,無毛,花絲短,長約2毫米,不膨大,著生於距花冠基部1毫米處,花葯狹長圓形,長約2毫米,頂端連著;退化雄蕊2,長1.5毫米,著生於距花冠基部1.2毫米處。無花盤。雌蕊無毛,子房狹卵形,長約2.5毫米,直徑約1毫米,花柱長約3毫米,柱頭1,頭狀。蒴果線形,長2—2.5厘米,直徑約1.2毫米,頂端具短尖,螺旋狀捲曲,褐色,無毛。花期6月,果期8月。
產地分布:產貴州、廣西、台灣。生於山坡林下陰濕岩石上,海拔300—750米。泰國、越南至菲律賓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我國台灣西南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