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銅鑼塘隸屬於廣西桂平市蒙圩鎮新德村(舊稱:趙里),較早在此就有人居住,繁衍生息。地勢關要,打有山頭,蔽有茂林。位居瑪驪山,守可作制高點;後靠黔江邊,調可迅達三江;前托鬱江平原,沖是一馬平川;此仍兵家必爭之地。據《桂平縣誌》記載,銅鑼塘屯曾出土銅鼓、官印等文物,1972年在桂平縣蒙圩鄉 銅鑼塘屯頭渡壩口(即紙廠壩)的山坡上出土”百戶所銅印“,共三顆(兩顆保存於桂平市文物管理所,一顆保存於平南縣文化局),顆重0.88公斤,7公分見方,文曰“潯州衛中千戶所百戶印“,為公元1396年(洪武二十九年)四月所造,距含已有五百多年,這一文物的出土是大藤峽瑤民起義取得勝利的見證,曾出現過胡通四(永樂十三年,1415年)、胡公返(成化二年,1466年)、胡緣二(嘉靖年間)、胡扶紀(天啟六年,1626年)等瑤民起義。
抗日戰爭,桂柳會戰-蒙圩之戰,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10月23日國軍第46軍第155師之一部迫近桂平西側高地(即現在銅鑼塘屯長龍嶺、瑪麗山一帶),同時日軍第130大隊長竹之內繁南派第二中隊長諸石岩太郎大尉率該中隊往桂平西側高地山坳,雙方進行了激烈的戰鬥,全殲日軍一個中隊,這次對日寇防禦作戰,史稱“蒙圩反擊戰”。現在銅鑼塘大風坳、瑪驪山一帶高地,地形正處關隘,戰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北邊是直接黔江邊,南邊是鬱江平原,至今仍保留有營地、戰壕、防空洞等戰爭工事。
地理環境
東面是潯江流域,南面是鬱江流域,北面是黔江流域,正源於瑪驪山山脈,位於北回歸線北面,春季氣溫清爽,夏季氣溫舒爽,秋季氣溫潤爽,冬季氣溫寒冷,一年四季鳥語花香,適合度假和周未游。時常雲霧半山浮繞,特別適合茶葉、杉樹等作物生長。獨特地質地貌,不同岩石地帶明晰,以溪流為界,東邊的瑪驪山山脈,是花崗石地帶;西邊的九九嶺山脈,是風化石地帶。
自然資源
銅鑼塘有著豐富的山水資源, 適合生態農村開發、休閒旅遊風光,目前木材、茶葉、筍竹是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銅鑼塘同時是全鎮最主要的林區,以杉、松木為主。
銅鑼塘氣候溫涼,適合種植茶葉,且茶質極佳。 竹資源也是瑤鄉的寶貴財富之一,有黃竹、毛竹等,年產量約1萬株。 銅鑼塘山水釀製的土米酒,在全鎮也小有名氣。 銅鑼塘石材資源具有品種多、儲量大、品質優等特點,花崗岩儲量和品種在全市位列前矛。
人口民族
少數民族聚居之地,全屯人口約300多人,99%為瑤族居民,均為胡姓人家。
經濟概況
全屯以種植為主要經濟來源,以種植杉樹、松樹、八角、玉桂、茶葉、竹筍等為主;糧食主要有水稻、木薯等,水稻是一就收成,早就有收,尾就少收。人均年收入約6000元左右,仍屬於經濟欠發達村屯。
風景名勝
大藤峽,又名斷藤峽、永通峽。位於黔江中下游的武宣至桂平間,約長百餘里,兩岸崇山峻岭,峽中河道曲折,江流湍急,危岩奇突,灘險密布,暗礁四伏,巨浪翻滾,江水洶湧,濤聲若雷。在桂平縣碧灘與弩灘間,有藤粗如斗,連線兩岸,居人賴以渡江,故稱此峽江為大藤峽。以其為中心,包括廣西東南部的潯州府、梧州府與平樂府西部及柳州府南部的方圓約六百餘里地方,稱為大藤峽地區。
瑪驪山,又名尖竹頂,海拔1400多米,位於國家AAAA級風景區桂平西山西面,風景秀麗,山頂經年下雪,勝以北國風光。
流水壁,海拔600多米,流水飛瀑,奇石縱橫,竹林茂盛,美不勝收。
銅鼓沖,源於桂平市蒙圩鎮新德村銅鑼塘西北的九十九嶺頭東南向西北留注入黔江,全長5.1公里。這裡具典型的峽谷峰林特徵,十八灣灣十八潭,清溪瀑布,淵潭碧綠常青,線底芳石斑斕,石峰屺起,萬木崢嶸,山蕉矮矮,山藤蔓蔓。有銅股碧影、飛瀑擊鼓、瑤池靈龜、天溪素涴、天瀑虹韻、天灣放排等。
交通地圖
銅鑼塘屯交通十分便利,距南梧公路(南寧至梧州二級公路S304)約8公里,距貴梧高速公路出口(貴港至梧州高速公路-S40桂平西出口)約9公里(直接:G65/G80/G7212三條高速),距南廣高鐵站-桂平站(南寧至廣州高鐵站)約20公里,距桂平航運旅遊碼頭約20公里(遊船:南下至廣州,西上至南寧,北上至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