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意義
在玻璃鏡未發明前,古人都用銅鏡照臉。銅鏡是用泥范鑄成,這種范稱“鏡范”。鑄成後,照容的正面須用玄粉和白旃摩擦,才能光潔明亮,供人使用。鏡背,常鑄有紋飾,這些紋飾的產生、發展和消亡,與當時的政治、經濟和風尚有直接、間接的聯繫。目前我國發現最早的銅鏡屬新石器時代的齊家文化,戰國時期已很盛行。戰國銅鏡製作輕薄精巧,鈕較小,花紋多幾何形圖案。到西漢和東漢前期,逐漸厚重,鈕多作半球形,花紋除幾何形紋外,還有神人和禽獸等。東漢中期至魏晉時,新創浮雕畫像鏡,很精美。唐鏡製作精工,平脫鏡、螺鈿鏡極為富麗;紋飾有人物故事、花蝶、鳥獸等;鏡的形狀,除圓形外,尚有菱花形和方形等多種,並新創有柄可執的銅鏡。宋元銅鏡,重實用,不尚裝飾。清代以後銅鏡逐漸為玻璃鏡所代替。
作用
古代盛水或凍的器皿。形體一般很大,象盆、大口、深腹、無足或有圈足、多有兩耳或四耳。古代在沒有普遍使用銅鏡以前,常在鑒內盛水用來照影,因而後來把銅鏡也稱為“鑒”,又稱“照子”。鑒盛行於春秋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