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傳說
元代始建帝堯廟,至康熙年間帝堯廟已呈現“大哉觀乎,巍峨宏敞,巋然帝子居矣”的盛大景象。大殿三進,殿後有碑房、書房等建築。廟前有高大木坊,橫額書“則天帝范”,取“唯天為大,唯堯則之”之意。正殿內祠帝堯聖像,殿頭匾額題“大哉殿”。正殿前有楹聯一副,上聯“三皇一本”,下聯“五帝同根”。整座建築巍然壯觀,肅穆莊重,實為邑人心目中聖土。
世事滄桑,物是人非,古蹟早已被毀,只留下殘碑斷桓供人追思憑弔。堯母陵有一段灰瓦紅牆尚存,名曰“五鳳樓”;堯帝廟僅存兩株千年古柏,死而不朽,傲然挺立,人稱“銅鐵柏”。
古柏鐵乾虬枝,展翠摩雲,參天蔽日,如鳳舞龍翔;遊人夏天來此,似身在清涼國境,是納涼消暑的好去處,蒼柏翠蔭之下,遍布金石碑刻,多為達官名人到此遊玩的吟誦傳唱之作。嘉靖朝的當朝首輔,明史中唯一特進光祿大夫、上柱國的少師夏言曾來此留下了詩碑:
“厚地盤根太古時,摩雲擢霧屈虬枝;
雪霜不死貞心在,雨露長涌黛色奇;
廊廟每需梁棟器,山林肯老虎龍姿;
森然御史台前立,夜掛水輪月一規。”
清朝乾隆皇帝到望都巡視時見“銅鐵柏”氣度不凡,留下“柯乾殊三五,東西映戶庭”的贊聯。
據說戰爭年代生靈塗炭,鐵柏枯枝竟淌出殷殷血淚,先祖有靈,始終關懷庇佑著一方百姓。
形態特徵
銅鐵柏,側柏。 樹圍長3.10米,號為“銅柏”,西一本五乾,西邊的號為“鐵柏”,樹圍長3.05米,兩柏高20米,表皮銀白,質地堅實,叩之有銅鐵之聲,故稱“銅鐵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