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采窯

柏采窯

柏采窯,由台灣青年陶藝家何柏輝先生2009年初創立於千年瓷都中國景德鎮。

創作背景

汝窯—柏采窯 汝窯—柏采窯

自幼熱愛藝術的何柏輝1993年畢業於台灣東海大學美術系,因迷戀陶瓷藝術,畢業後在台灣從事陶藝創作十餘年。憑著堅持不懈的刻苦鑽研,對陶藝與生倶來的悟性,以及深厚的藝術功底和良好文化修養,他不僅在產品開發設計上勝人一籌,在泥料的調配、釉性的掌握、陶瓷的燒制方面亦有不俗的佳績,可謂無師自通,自學成材的陶瓷奇才,CCTV-4《華人足跡》欄目曾對何柏輝進行了人物專訪。

柏采窯簡介

汝窯—柏采窯 汝窯—柏采窯
汝窯—柏采窯 汝窯—柏采窯
汝窯—柏采窯 汝窯—柏采窯

汝窯為五大名窯之首,歷史上都為皇族或是貴族的用品或是收藏品,出現過歷史的斷層,如今,國內第一家完成對汝窯這種頂級工藝的延承——柏采窯。

柏采窯每一款都承載著自己的思想,自然淡雅、含蓄質樸,給人帶來的衝擊是視覺的,更是心靈的。它沒有絢麗的色彩,每件作品都披上柔和大度的顏色——天青色,恰到好處。觀察細細的文理,能發現,台灣陶藝大師何柏輝先生對柏采窯柔與硬的理解,是由內而外的。一種原理,尋求溯源,覓求形式,材質,技術的本質,一種美,簡單的美、含蓄的美。

製作柏采窯的工藝極為複雜,瓷胎是有10多種礦石粉碎,經過80目,120目羅三次過濾,並用磁石把其中的鐵吸出後,和成泥漿,然後將泥漿灌入模子形成的。瓷胎晾乾後,要打磨三次,使其光滑。接著進行素燒10小時,素燒溫度是800℃,出來後再打磨兩次。將素燒出的瓷胎上釉,晾乾,再燒13個小時方成。詳細工序有18道。其燒制過程主要是氧化還原過程,在1260℃的高溫下,將矽鹽中的氧原子奪走。不過,每窯的成品率只有17%,上等品一窯難出幾件。

創始人簡介

台灣柏采汝窯創始人何柏輝自幼熱愛藝術,1993年畢業於台灣東海大學美術系,因迷戀陶瓷藝術,畢業後在台灣從事陶藝創作十餘年。憑著堅持不懈的刻苦鑽研,對陶藝與生倶來的悟性,以及深厚的藝術功底和良好文化修養,他不僅在產品開發設計上勝人一籌,在泥料的調配、釉性的掌握、陶瓷的燒制方面亦有不俗的佳績,可謂無師自通,自學成才的陶瓷奇才。

何柏輝經常流連於台北故宮,這裡書法、古畫、銅器、玉器、瓷器各個華彩獨具,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歷千年而薪火相傳。經過多年對古玩的學習與研究、創新與融合,何柏輝作品風格漸漸明朗,以簡潔明快為主,造型頗有時代潮流感,其作品絕大部分以單色釉來表現,重點在於器型領域的突破。如今結合景德鎮高溫釉的套用和一些傳統技法的創新發展,讓自己的柏采窯風格變得更為豐富。

如今自己創立的“柏采窯”雖然是個年輕的品牌,但憑藉在台灣十餘年的積累,創立短短兩年內,便以其精湛的技藝、新穎的設計、一流的品質,驚現陶藝界,在業界已擁有很好的口碑,每一件作品都讓人愛不釋手,將人生之點滴感悟於品茶賞瓷之眉宇間得來。

何柏輝的“柏采窯”之美,在於他的全身心的投入,及對陶藝與生倶來的悟性,加上深厚的藝術功底和良好文化修養,用心血燒鑄成的精美瓷器,格外讓人感動。

柏采窯特點

柏采窯擁有精湛的技術優勢,清新儒雅的設計風格,探索創新的文化追求,誠信為本的經營理念,品質一流的永久承諾,立志賦予傳統陶藝以當代之生命力,將陶瓷的無限魅力詮釋於藝術與生活之間,為您展現更為精美的陶藝作品。

皇家血統,世代傳承

胎質:細膩,胎壁薄堅,工藝考究,它以名貴瑪瑙入釉,色澤獨特,隨光變幻。

釉色:如天晴,溫潤古樸;拂釉面,平滑細膩,如同病態玉。

釉面:不規則,呈蟬翼般細小開片巧奪天工。

釉下:有稀疏氣泡,在光照下時隱時現,如晨星閃爍。

:在胎與釉結合處微微泛出的光彩,恰似少女臉上的紅暈,美麗純真,給人們賞心悅目的美感。

:芝麻釘滿釉古燒,改變了過去其他瓷器採用“銅”口工藝與紋片裝飾,更為其他燒造所無法比擬,器底有小如芝麻狀支釘痕。

:青如天、面如玉、蟬翼紋、晨星稀、芝麻支釘釉滿足。

不僅如此,每一個柏采窯系列開始製作之前,何柏輝先生需要從不同的藝術作品、文學作品、博物館著名藝術作品中激發創造靈感,一首歌、一幅畫、一首詩等等,都有可能成為其創作的源泉。在藝術、歷史為藍本的基礎上,何柏輝先生會將這種藝術展現在生動的細節上,不可勝數的草圖,是十年來磨礪的見證。青梅杯,仲夏倩荷杯都是以花的題材來表現,以柔和的曲線、襯托出嫩嫩的青色,托杯在手,如同花朵一樣嬌嫩欲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