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意義
1.升高
(1)重症感染:炎症、肝炎、骨膜炎、腎盂腎炎、結核病、塵肺等。
(2)惡性腫瘤:白血病、惡性淋巴瘤、各種癌。
(3)膽汁瘀滯:原發性膽汁瘀滯型肝硬化、肝外阻塞性黃疸、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
(4)甲狀腺功能亢進症、風濕病、類風濕關節炎、再生障礙性貧血、心肌梗死、手術後等。
(5)其他:急性精神分裂症、震顫性譫妄、高胱氨酸尿症。
(6)在生理情況下妊娠,口服避孕藥,CER亦可升高。
(7)有助於鑑別肝硬化和肝癌,原發性肝癌時血清銅藍蛋白高於正常的幾率為>8.3%,肝硬化時高於正常的幾率為12.6%.
2.降低
(1)Wilson病即肝豆狀核變性(為最有價值的診斷指標)。
(2)營養不良:腎病綜合徵、吸收不良綜合徵、蛋白漏出性胃腸症、低蛋白血症等。
(3)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原發性膽道閉鎖症等。
(4)新生兒、未成熟兒。
(5)見於嚴重的低蛋白血症,腎病綜合徵等。
(6)診斷肝豆狀核變性:該病時銅藍蛋白顯著降低,可能由於銅過高地沉積於肝及基底核或是銅藍蛋白合成障礙所致。
正常值參考範圍
0.21~0.52g/L,新生兒較高,至14歲時降至正常水平。
影響因素
雌激素與含此類激素的避孕藥物,醯胺咪嗪、美沙酮、苯巴比妥、苯妥英、三苯氧胺等約物可使血清銅藍蛋白水平升高;而天冬醯胺酶可使其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