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山縣誌

銅山縣誌

銅山置縣始於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迄今已編纂五部縣誌。第一部縣誌為乾隆十年(1745年)知縣張宏遠纂修的《銅山縣誌》。道光十年(1830年)《銅山縣誌》由知縣崔志元主修,劉彥儒、孫運錦分纂,共24卷。民國《銅山縣誌》為余家謨主修,王嘉詵、王開孚主纂,民國十五年(1926)刻本。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新修《銅山縣誌》自1986年始修,1993年6月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2007年組織編修第二輪縣誌,2014年11月《銅山縣誌(1978~2010)》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

乾隆《銅山縣誌》

張宏運修,田實發纂,清乾隆十年(1743年)刻本。張宏運,湖北江夏(今武昌)人,乾隆7年就任銅山知縣,此前曾參與纂修過《甘泉縣誌》。田實發,安徽合肥人,乾隆二年來任府學教授,曾參與《乾隆府志》編纂工作,本縣誌未署其名,然據宏運《序》“府教授田君實發,淹博名宿,特效聘以主其事,一切體載,皆出其手”,是為主纂實證。

全志共十二卷,首一卷:

•卷首張宏運序,凡例、捐修姓氏、新修銅山縣誌姓氏,四境圖、縣城圖、學宮圖,縣署圖、雲龍山圖、雲龍書院圖、子房山圖、黃河圖、運河圖;

•卷一分野、疆域、建置(沿革表附)、封建、形勢、風俗、城池,山川,都鄙鄉鎮(塾堡、橋樑附)、驛遞、河防;

•卷二賦役(倉務、雜稅附)、物產,兵制(兵紀附);

•卷三學校、官署(倉廒,演武廳附),壇廟,寺觀、古蹟、陵墓;

•卷四職官;

•卷五政績;

•卷六選舉(保舉附)、應例、武功、封蔭;

•卷七人物;

•卷八人物(當朝)、僑寓、方技、仙釋;

•卷九列女;

•卷十、卷十一藝文;

•卷十二祥異。

類目與府志基本相同,唯《大事記》仍改為《兵紀》,內容重《河防》、《政績》,重河防確因銅邑安危所在,重政績則因“職官守土”,故“果以民事為心,以素餐為恥”者,“則舉而各列之,以獎示後來”,頗得其當。但編修者認為“藝文詩賦,非關國計民生,”所以“諸凡題詠,概從芟除”,以致被“續修四庫全書提要》譏為“簡率”。

道光《銅山縣誌》

崔志元修,左泉金等纂,清道光十年(1830年)刻本。崔志元,清山右鳳台(今山西晉城)人,道光8年任銅山知縣。左泉金,生平不詳。崔志元到任後不久,即捐俸修志,延泉金主其事,歷九月而成書。

全志共二十四卷,首一卷:卷首有知府潘源序、崔志元序、凡例、捐刻姓氏,修輯姓氏,以及四境、縣城、學宮、道署、序署、縣署、總鎮署,察院、雲龍山行宮,柳泉行宮、雲龍書院、雲龍山、鳳冠山,子房山,街道、城南,城北,城西,城東集鎮,縣城迤上河、縣城迤下河諸圖;卷一分野,疆域、建置(封建附),形勢、風俗、城池;卷二山川(溝洫附)、都鄙鄉鎮(墊堡、橋樑附);卷三河防;卷四賦役(屯田、倉務、關稅附)、物產;卷五學校;卷六兵制(戎事附);卷七壇廟(寺觀附)、官署(倉廒、演武廳附);卷八古蹟(陵墓附);卷九、卷十職官;卷十一、卷十二名宦;卷十三選舉(保舉、應例、武功、封蔭附);卷十四、卷十五人物;卷十六、卷十七列女;卷十八至卷二十二藝文;卷二十三祥異;卷二十四雜記;書末附《乾隆縣誌》纂修人及捐修人姓氏。

與《乾隆縣誌》相比,該志資料充實,內容豐富。舊志《職官》、《列女》各一卷,該志均分作兩卷,原學校、壇廟與官署、古蹟共一卷,該志各自獨立共作三卷,原《藝文》兩卷增至五卷。但在收錄的標準上也有把握不嚴的缺點。如卷九《職官》門,將宋義、范增或凡稱楚將者,並以載入,而漢代的刺史與州牧,本來都是縣的領屬,縣誌本應從略,而該志卻一一網羅,甚至連從事、治中、校尉等官,也一併收錄。

民國《銅山縣誌》

余家謨等修,王嘉詵、王開孚纂,民國15年(1926)刻本。已殘,缺第七十五卷。

余家謨,湖南長沙人,1917年夏始任銅山縣長。王嘉詵,原名如曾,字少沂,又字劭宜,號蟄庵,祖籍山西聞喜,曾祖來徐經商,始定居,少年時就學雲龍書院,拜馮煦、劉庠為師,著有《養真詩集》。王開孚,字雪樵,徐州蔣橋鄉人,從學嘉詵,著有《灶雪廬文稿》等。協助編纂的尚有祁世倬、張從仁、王學淵等地方學者。此志議修肇自1917年,但王嘉詵未見稿成即逝,由弟子王開孚接手踵事。王開孚變其師意,析三十卷為七十六卷,於1919年12月稿成。時內亂頻繁,資金短缺,歷余家謨、曹元鼎,崔季友3任縣長均不能刊印,終致章世嘉縣長贊助募捐,才子民國十五年刊成。

全志共七十六卷,附編一卷:卷首余家謨序、凡例、修志姓氏;第一篇卷一全境圖、九區圖,內外城圖;第二篇卷二晷度表;第三篇卷三沿革表,第四篇卷四紀事表,第五篇卷五至卷七官司表;第六篇卷八選舉表(封贈、應例、武功、蔭襲附);第七篇卷九輿地考;第八篇卷十至卷十二建置考(城池、域寨、官署、局所、壇廟、橋樑);第九篇卷十三山川考;第十篇卷十四河防考(運河附);第十一篇卷十五田賦考(丁口、倉儲、雜租,課稅附);第十二篇卷十六學校考;第十三篇卷十七武備考(河營、驛遞、鋪兵附);第十四篇卷十八至卷十九古蹟考;第十五篇卷二十藝文考;第十六篇卷二十一至卷三十宦績;第十七篇卷三十一至卷六十七人物(義行、藝術、釋道、人物搜佚表附);第十八篇卷六十八至卷七十一列女、列女姓氏表;第十九篇卷七十二至卷七十四志餘;第二十篇卷七十五附編(缺);第二十一篇卷七十六敘錄。篇末有王開孚跋文。記事初斷至宣統三年(1911),章世嘉刊刻時別為《附編》續至民國十五年,但不知何故《附編》又被抽去未刊。為正縣誌之實,凡府、全省、全國的資料不予收錄,但《同治府志》斷限至中華民國改制的40年期間,官司、建置等類,為避免資料散佚,變通予以記載。篇目設定條析細緻,檢索便利。輿圖依1922年江蘇陸軍測量局地圖影繪,也清楚實用。

1993年《銅山縣誌》

1993版銅山縣誌 1993版銅山縣誌

江蘇省銅山縣縣誌編纂委員會編,韓大鵬主編,1986年9月始修,1992年6月定稿,1993年6月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本志上限適當追溯,下限一般斷至1985年;大事記則止於1990年。全志設28篇,依次為建制區劃、自然環境、人口、農業、水利、工業、交通、郵電、商業、財政稅務、金融、城鄉建設環境保護、經濟綜合管理、政黨、社會團體、政務、治安司法、民政、人事、軍事、教育、科學技術、文化、衛生、體育、方言、社會、人物。主體篇目前有概述、大事記,後有附錄和後記。篇下設章、節,全書共132章、402節。北京地質印刷廠印刷,印數5100冊,ISBN7-5004-1216-9。

2014年《銅山縣誌》

2014版銅山縣誌 2014版銅山縣誌

《銅山縣誌(1978~2010)》,徐州市銅山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單兆民主編。2007年,《銅山縣誌(1978~2008)》啟動編修,2012年確定下限延至2010年,2014年11月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該志為1993年版《銅山縣誌》的續志,上限起於1978年,下限斷至2010年底。部分內容適當上溯或下延。為保持體例一致,2010年9月28日銅山撤縣設區後,仍沿用銅山縣名稱。全書共156萬字,前有序、凡例、綜述、大事記,中設政區、自然環境、人口、環境保護、國土資源管理、城鄉建設、房產業、交通運輸、郵政·電信業、供電、水利、經濟結構與體制改革、外向型經濟、經濟開發區、農業、工業、商貿·旅遊、金融業、財政·稅務、綜合經濟管理、政黨群團、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政法·軍事、科學技術、教育、文化·體育、衛生、民政、人力資源管理與社會保障、社會生活、鎮場·街道、人物34篇,後有附錄、索引、後記。由徐州太平洋印務有限公司照排,南京精藝印刷有限公司印刷,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經銷。定價396元。附光碟1個。ISBN978-7-214-14067-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