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星團
正文
目前在銀河系內已發現1,000多個銀河星團,估計其總數可達18,000個。由於銀道面附近星際消光較大,我們無法觀測到離太陽較遠的銀河星團。在赫羅圖上,各個星團的主星序下部重合在一起,上部則向右方作不同程度的轉向。不同星團的轉向點的位置各不相同。按照目前對恆星演化的看法,質量大的星演化較快,質量小的星演化較慢。因為同一星團中恆星的年齡大致相同,所以,星團中質量大的高光度星已經離開主星序,向紅巨星演化,而質量小的低光度星仍停留在主星序。這樣,轉向點越向下,星團的年齡越老;轉向點越向上,星團越年輕。對於十分年輕的星團來說,其中高光度的恆星已經到達主星序,而低光度的恆星尚未到達,仍位於主星序右方。利用不同年齡的星團的赫羅圖構成標準主星序,可以測定整個銀河星團和其中已知光譜型的恆星的距離。關於銀河星團的分類,大都採用瑞士天文學家特朗普勒提出的方法,即根據赫羅圖的形狀把銀河星團分為三類,每類又分成幾個小的類型。第一類只有主序星,其中又根據星團中光譜型最早的恆星的光譜型分成幾個小類型,如果星團由O型星開始,就稱為1o型,由B型開始,就稱為1b型,然後依次為1a型和1f型等。第二類除主序星外還有一些黃色和紅色的巨星,依次再分為2o,2b,2a,2f等。第三類有很多黃色和紅色的巨星,依次再分為3o,3b,3a,3f等。1o,1b和2a這三種類型的星團較多,2o,3o,3b,1f,3f這五種類型的星團至今尚未發現。蘇聯天文學家馬卡良建議按星團中光譜型最早的恆星的光譜型把星團分為O星團、B星團和A星團。例如:NGC2362是1o型或O星團,昴星團是1b型或B星團。

G.Alter and J.Ruprecht,The System of Open StarClusters and Our Galaxy Academic Press, New York,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