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乾枯病

病菌侵入後,在光滑的樹皮上,產生光滑的病斑,圓形或不規則形。 病原為子囊菌綱、球殼菌目真菌。 病原菌由傷口侵入,弱寄生性。

分布與危害

銀杏乾枯病,又稱銀杏胴枯病,全國各主要銀杏產區均有分布,常見於生長衰弱的銀杏樹。

症狀

病菌侵入後,在光滑的樹皮上,產生光滑的病斑,圓形或不規則形。以後病斑繼續擴大,患病部位漸見腫大,樹皮出現縱向開裂。春季,在受害樹皮上,可見許多枯黃色的龐狀子囊抱子座,直徑l一3毫米。天氣潮濕時,從子囊抱子座內會擠出一條條淡黃色至黃色卷鬚狀分生抱子角。秋季,子座變枯紅色到醬紅色,中間逐漸形成子囊殼。病樹皮層和木質部間,可見羽毛狀扇形菌絲體層,初為污白色,後為黃褐色。感病枝幹的病斑蔓延,逐步使樹皮成環狀壞死,最後導致枝條和植株死亡。

病原

病原為子囊菌綱、球殼菌目真菌。該病菌亦能侵染板栗等林木。

發生規律

病原菌由傷口侵入,弱寄生性。病菌以菌絲體及分生孢子器在病枝中越冬。待溫度回升,便開始活動。長江流域及長江以南,3月底至4月初開始出現症狀,並隨氣溫的升高而加速擴展,直到10月下旬停止。分生孢子藉助雨水、昆蟲、鳥類傳播,並能多次反覆侵染。

防治方法

⑴加強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植株抗性。這是防治銀杏乾枯病的關鍵措施。
⑵重病株和患病死亡的枝條,應及時清理銷毀,徹底清除病原。
⑶及時刮除病斑,並用1:1:100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倍液或0.1的升汞水、1%硫酸亞鐵溶液、石灰塗白劑塗刷傷口,以殺滅病菌並防止病菌擴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