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吻[馬錢科鉤吻屬植物]

鉤吻[馬錢科鉤吻屬植物]
鉤吻[馬錢科鉤吻屬植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鉤吻(學名:Gelsemium elegans (Gardn. & Champ. ) Benth.),是馬錢科、鉤吻屬常綠木質藤本,小枝圓柱形,幼時具縱棱;葉片膜質,卵形、卵狀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除苞片邊緣和花梗幼時被毛外,全株均無毛。葉片膜質,卵形、卵狀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種子扁壓狀橢圓形或腎形,邊緣具有不規則齒裂狀膜質翅。5-11月開花,7月至翌年3月結果。 分布於中國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省區。印度、緬甸、泰國、寮國、越南、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也有分布。生海拔500-2000米山地路旁灌木叢中或潮濕肥沃的丘陵山坡疏林下。 主要功效:破積拔毒,祛瘀止痛,殺蟲止癢。鎮痛;鎮靜;抗炎;散瞳;抗腫瘤;毒性。主治疥癩,濕疹,瘰癧,癰腫,疔瘡,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神經痛。 (概述圖片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常綠木質藤本,長3-12米。小枝圓柱形,幼時具縱棱; 除苞片邊緣和花梗幼時被毛外,全株均無毛。葉片膜質,卵形、卵狀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12厘米,寬2-6厘米,頂端漸尖,基部闊楔形至近圓形;側脈每邊5-7條,上面扁平,下面凸起;葉柄長6-12毫米。

花密集,組成頂生和腋生的三歧聚傘花序,每分枝基部有苞片2枚;苞片三角形,長2-4毫米;小苞片三角形,生於花梗的基部和中部;花梗纖細,長3-8毫米;花萼裂片卵狀披針形,長3-4毫米;花冠黃色,漏斗狀,長12-19毫米,內面有淡紅色斑點,花冠管長7-10毫米,花冠裂片卵形,長5-9毫米;雄蕊著生於花冠管中部,花絲細長,長3.5-4毫米,花葯卵狀長圓形,長1.5-2毫米,伸出花冠管喉部之外;子房卵狀長圓形,長2-2.5毫米,花柱長8-12毫米,柱頭上部2裂,裂片頂端再2裂。

蒴果卵形或橢圓形,長10-15毫米,直徑6-10毫米,未開裂時明顯地具有2條縱槽,成熟時通常黑色,乾後室間開裂為2個2裂果瓣,基部有宿存的花萼,果皮薄革質,內有種子20-40顆;種子扁壓狀橢圓形或腎形,邊緣具有不規則齒裂狀膜質翅。花期5-11月,果期7月至翌年3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省區。生海拔500-2000米山地路旁灌木叢中或潮濕肥沃的丘陵山坡疏林下。分布於印度、緬甸、泰國、寮國、越南、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模式標本采自中國香港。

生長習性

鉤吻屬於不耐低溫、又怕高溫的短日照植物,怕霜凍,喜光,在樹林內很少有生長,多生長在陽光充足的路邊、村邊、高壓線路下。在樹林邊雜草生長不旺的灌木叢中可連片生長。

繁殖方法

播種地畦帶溝寬1.3米,畦高20-25厘米,畦面需整平耙細,最好再用40孔目篩過的細黃泥鋪墊一層,厚0.5-1厘米。有條件的可提早一個星期整好地,用50%辛硫磷1000倍液澆濕畦面,然後蓋上塑膠薄膜,在太陽光下曝曬一星期,讓高溫和藥物殺死雜草幼苗和地下害蟲,處理後的畦面上即可撒播種子,每平方米播種子量為2克,播種後不應蓋土,因種子小,邊緣沿展種翼寬,蓋土後種苗不容易頂出覆蓋的土層,但種子播後必須用噴霧器噴濕,上搭塑膠小拱棚,再用50%-70%透光率的遮陽網遮光,且常用噴霧器噴水保濕,播種後氣溫在25-30℃時,種子6-10天左右可見露白,15天左右兩子葉多數展開,苗期在3片真葉時,即可移栽到穴盤上假植。採用穴盤育苗的,苗齡在6-8片真葉時即可帶土移栽到大田。

栽培技術

種植地的選擇:種植土地、水源、空氣必須達到克GAP(中藥材生產規範)要求,最好選擇山邊農田,特別是利山區拋荒田,土壤較肥沃,排灌方便,道路交通較便利,土壤含有機質較高,pH值為5-6.5之間的地塊。

定植與基肥:胡蔓藤屬多年生植物,因此,必須深耕,下足基肥,可用雞欄糞20-30袋/666.7平方米,每袋20-30公斤,注意施到底層。整畦標準為畦寬0.8-1.0米,溝寬0.3米,畦高0.3米,畦中間單行種植,株距25-30厘米,密度1400-2400株/666.7平方米。

追肥:栽植後每隔1星期澆施1次速效化肥,氮肥和磷肥用碳銨加過磷酸鈣較經濟,或採用三元複合肥兌水稀釋施用為妥,有條件最好施用腐熟的稀薄人糞尿,連續澆施3-4次。以後每次採收後勻施1次禽畜廄肥,每次20包/666.7平方米,每包20-30公斤,從畦邊開溝深施,施後培土。再輪到下茬收成後,從畦的另一邊開溝深施等量禽畜廄肥1次,施後培土。中藥材克AP栽培要求,不論基肥或是追肥都不能使用城市垃圾和醫院垃圾及其糞便。

病蟲防治

鉤吻很少發生蟲害,但病害不少。

幼苗期的病蟲害主要是立枯病、猝倒病、根枯病等土傳病害。育苗期間正處在高溫、高濕天氣,極易發生上述土傳病害。因此,出苗後要用多菌靈600-800倍液噴霧防治,每周噴1次。也可用百菌清、惡霉靈等輪換使用,防止病菌產生抗藥性。

生長期的根枯萎病、根線蟲病等,都要求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立枯病、猝倒病的防治:用4000-5000倍液的97%惡毒靈對苗床進行消毒。發病後可用50%的多菌靈6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天噴1次,要與百菌消、惡毒靈輪換使用,降低病菌抗藥性。根治枯萎病的方法:在移栽時用根枯靈800倍液進行澆根噴施。根結線蟲病的防治方法:移栽前每公頃用益舒寶30公斤拌細沙225-300公斤均勻地撒施於沒有整好的畦上,然後整畦,使農藥與土壤充分混合,殺死線蟲。移栽後用天威5號2000倍液澆施。

主要價值

藥用

全株有大毒,根、莖、枝、葉含有鉤吻鹼甲、乙、丙、丁、寅、卯、戊、辰等8種生物鹼。供藥用,有消腫止痛、拔毒殺蟲之效。

經濟

華南地區常用作中獸醫草藥,對豬、牛、羊有驅蟲功效;亦可作農藥,防治水稻螟蟲。 這種對人類產生致命的毒藥,小劑量地使用在畜禽時卻有促進動物生長的作用。鉤吻在中國東南沿海被當地民眾稱為”豬人參”,能使豬增加食慾。在肉雞飼料中添加0.2%的鉤吻餵肉雞5~6周,增重率提高12%,節省飼料10%,而且減少死亡率。

毒性毒理

鉤吻的主要毒性成分為鉤吻素子、鉤吻素寅、鉤吻素卯等。其作用性質與北美鉤吻中所含生物鹼鉤吻素甲、鉤吻素乙相似,但毒力稍遜,鉤吻素寅對家兔之最小致死量為0.8mg/kg。中毒之主要症狀為呼吸麻痹,輕者呼吸困難,重者死於呼吸停止。致死量之鉤吻素乙使動物呼吸停止後,心臟仍繼續跳動,呼吸之抑制並非中樞性,去大腦或切斷 迷走神經均不影響鉤吻素乙對呼吸的抑制。麻黃鹼、印防己毒素亦無顯著解救作用。另一方面,對末梢性的神經肌肉裝置,並無直接麻痹作用。鉤吻素乙對連神經之離體膈肌,能抑制並停止其節律收縮,與在位膈肌之作用相同。呼吸停止後直接刺激膈神經,仍能引起膈肌收縮。此外,在動物中毒後,皆表現眼瞼下垂、垂頭、腳軟、全身肌肉虛弱,故推測其作用在脊髓運動神經原之麻痹。

植物文化

神農氏從小就聰明過人,經常幫助周圍的人解決一些難題。相傳神農有著一副透明的肚腸,能清楚地看見自己吃到腹中的東西,當他看到百姓因疾病而無藥醫治的時候,他的心裡非常著急。為了尋找能解除民眾疾病苦痛的藥材,他常年奔走在山林原野間,遍嘗百草,哪怕中毒也在所不惜。

鉤吻 鉤吻

神農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說法也因此而廣為流傳,那一天神農看到一些翠綠的葉子而且有淡淡的飄香,於是摘下一片服下。可是意想不到的是,這片葉子通過他的腹內竟然將胃腸搽洗得特別清爽,於是神農就將這種葉子常常帶在身邊以便解毒之用。

自那以後只要毒草在腹中作怪,神農就立即吞些這種葉子,神農嘗試了很多有毒的植物,都能化險為夷。直到有一次,神農在一個向陽的地方發現了一種葉片相對而生的藤,這種藤上開著淡黃色的小花,於是神農就摘了片葉子放進嘴裡咽下。可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毒性很快發作,出現了一些不適之感。神農剛要吞下那種解毒的葉子,卻看見自己的腸子已經斷成一截一截的了,不多久,這位嘗近無數草藥的神農,就這樣斷送了自己的性命,因此這種植物也人們被稱為斷腸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