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污染源

構成環境污染的最大量、最經常的鉛污染源是人為活動,包括鉛及其他重金屬礦的開採、冶煉、蓄電池工業、玻璃製造業、粉末冶金及相關企業產生的“三廢”,燃料油、燃料煤的燃燒廢氣,油漆、塗料、顏料、彩釉、醫藥、化妝品、化學試劑及其他含鉛製品的生產和使用等。

鉛的主要用途

鉛主要用於製造鉛蓄電池;鉛合金可用於鑄鉛字,做焊錫;鉛還用來製造放射性輻射、X射線的防護設備。鉛被用作建築材料,用在乙酸鉛電池中,用作槍彈和炮彈,焊錫、獎盃和一些合金中也含鉛。經煅燒的硫酸鉛及氧化鉛,再還原即得金屬鉛。

鉛的化合物,如氧化鉛(又稱黃丹、密陀僧)、四氧化三鉛(又稱紅丹)、二氧化鉛、三氧化二鉛、硫化鉛、硫酸鉛、鉻酸鉛(又稱鉻黃)、硝酸鉛、矽酸鉛、醋酸鉛、鹼式碳酸鉛、二鹽基磷酸鉛、三鹽基硫酸鉛等分別用於油漆、顏料、橡膠、玻璃、陶瓷、釉料、藥物、塑膠、炸藥等行業。我國鉛的主要消費領域有蓄電池、電纜護套、氧化鉛和鉛材。蓄電池行業是消費大戶,年用鉛量大於6×10 t,占總消費量的80%左右。

我國鉛的主要污染物來源

環境中的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自然來源,指火山爆發煙塵、飛揚的地面塵粒、森林火災煙塵及海鹽氣溶膠等自然現象釋放到環境中的鉛。但構成環境污染的最大量、最經常的污染源是人為活動,包括鉛及其他重金屬礦的開採、冶煉、蓄電池工業、玻璃製造業、粉末冶金及相關企業產生的“三廢”,燃料油、燃料煤的燃燒廢氣,油漆、塗料、顏料、彩釉、醫藥、化妝品、化學試劑及其他含鉛製品的生產和使用等。最主要的人為污染源有兩個,即燃油和鉛冶煉、蓄電池等工業性污染。前者占大氣總污染份額的56.7%,後者占30.24%。

原生鉛冶煉污染

燒結焙燒-鼓風爐還原熔煉的所謂傳統火法煉鉛流程是一種成熟的煉鉛方法。然而,該法產出的煙氣中含鉛逸出物對生產環境和大氣造成了污染,沿主導風向飄逸可達幾十公里。始建於1936年的特大型國有企業——瀋陽冶煉廠,在2000年關閉以前大氣污染對瀋陽環境的“貢獻率”占60%以上。

蓄電池行業的污染

我國數以千計的蓄電池生產廠家都是“大而全”、“小而全”,從購進精鉛或還原鉛到生產合金再到板柵生產,直到組裝蓄電池成品。煉鉛、化鉛過程中,大量鉛塵飄在空氣中。

再生鉛行業污染

我國大大小小的再生鉛廠近300家,生產能力從幾十噸到上千噸不等,2×10 t規模以及執行“三同時”的企業屈指可數,普遍處於規模小、耗能高,污染重、回收率低的狀況。工藝上主要採用傳統的小反射爐、鼓風沖天爐等熔煉工藝,極板和鉛膏混煉,基本上未經預處理工藝,90%以上企業沒有採取環保措施。全國每年按6.0×10 t廢鉛蓄電池產出28t再生鉛計算,年排放煙塵約4.8×10 t(其中鉛塵4×10 t),年產棄渣量達1.2×10 t(其中含鉛1.2×10 t)。造成污染嚴重。熔煉過程中產生大量鉛蒸氣、鉛塵;廢氣中鉛含量超過國家標準的幾十倍,已是嚴重的社會公害。

另外,汽車排氣中的四乙基鉛是劇毒物質,是大氣鉛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汽油中由於加了四乙基鉛作為抗爆劑,在燃燒過程中從尾氣中排出大量鹵化鉛粒子,在大氣中轉化為氧化鉛、碳酸鉛等無機化合物,大部分以氣溶膠狀態懸浮於大氣中,較大顆粒鉛塵迅速沉降於道路兩旁數公里範圍的地面上。

鉛的農業污染主要來自施肥。作為工業副產品的鋅肥含鉛量可高達50~52 000mg/kg,磷肥品種過磷酸鈣中含鉛32.5mg/kg。但在目前的磷肥用量下,鉛在土壤和作物中的積累和吸收不高。污水灌溉和農藥是另外兩個重要污染源。含鉛油漆和塗料的使用是室內空氣鉛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抽菸是另外一個主要污染源。

環境遷移、擴散和轉化

鉛在全球環境中的轉移情況是:每年從空氣到土壤1.5×10 t,從空氣轉移到海洋2.5×10 t,從土壤到海洋4.16×10 t。每年從海水轉移到底泥為4.0×10 ~6.0×10 t。

汽車尾氣中的鉛最初主要以鹵化鉛粒子的形態存在,在大氣中通過光化學反應,生成氧化鉛、碳酸鉛等無機鉛化合物。其中大約三分之一大顆粒鉛塵迅速沉降在道路兩側數公里區域內的土壤和植物上,三分之二以氣溶膠狀態懸浮在大氣中。以公路為軸線在其兩側鉛含量呈帶狀順路延伸,其強度按高斯衰減法則向兩側迅速減弱,暈帶擴散範圍為140~150m;其中大約90%以上的鉛累積量分布在公路兩側50m範圍內的0~20cm的表層土壤中。

燃煤鉛污染物的擴散範圍主要與煙筒高度和風向風力有關。一般來說,煙筒高度30~40m,煙塵擴散範圍500m左右;煙筒高度100m,煙塵擴散範圍2000~3000m。鉛冶煉廠周圍大氣環境中的鉛濃度呈對數常態分配。鉛化合物主要以粉塵形式逸散,在污染源附近,鉛也可通過地表水或側滲水污染農田。據中國農業部統計資料,僅因灌溉所致的污染農田達1.0x10 km 。水體受鉛污染時(Pb0.3~0.5mg/L)明顯抑制水的自淨作用,濃度達到2~4mg/L時水即呈渾濁狀。

大氣中鉛塵因重力作用或雨水夾帶返回地面水體或土壤。在最大落地範圍內距離污染源越近,鉛濃度越高。土壤中鉛的化學形態以穩定的結合形態存在,以可交換態和碳酸鹽結合態存在的鉛僅為6%,總鉛量隨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減少。火電廠等工業生產過程中的鉛在乾灰中的含量較高,主要富集在細灰粒中,乾灰和爐渣中鉛均主要以穩定的殘渣態存在,在環境中表現出高的穩定性。與其他重金屬相比,鉛的遷移性較差,進入土壤中的鉛絕大部分將殘留於表層土壤中。鉛的水溶態、可交換態含量基本不變,環境穩定性較高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