鈔法
正文
中國古代關於紙幣發行、流通、兌換的法令。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紙幣的國家,因而也最早形成一套比較完備的鈔法,並為不少國家所仿行。鈔的歷史沿革 紙幣的歷史淵源可上溯到戰國的質劑,西漢的皮幣,唐代的飛錢,宋初的便換、茶引、鹽鈔等。但質劑、茶引、鹽鈔尚屬不同類型的交易證券,飛錢、便換僅類似近代的匯票,皮幣雖與紙幣性質相近,卻因定價太高,只用於王侯宗室的朝覲聘享,並未真正成為流通手段。北宋的交子,始系比較完全意義的紙幣。交子最早產生在宋初的四川。當時四川通行鐵錢,體積大、分量重、價值小,不便交易、攜帶,難以適應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於是,成都16家富戶聯合集資,印造交子。交子上印有房屋、樹木、人物、密碼、花押等圖樣,票面金額臨時填寫。它既可隨時兌現,又能定期流通,其期限以三年為一界,界滿發行新券,掉換舊券。可是,這些制度只是出於民間約定,尚未具有法律效力。後因富戶破產,交子無法兌現,以致信譽掃地,不能維持下去。仁宗天聖元年(1023),政府設立益州交子務,交子改由官辦,禁止私造。至此鈔法作為法制,才正式確立。
自宋以來,歷代都有自己的鈔法。歷代鈔法雖不乏歷史的繼承性,但也迭經變化,經歷了從定期發行到永久流通,從分區行使到全國通行,從錢本位制到銀本位制的發展過程。其演變歷程可分為下面5個階段:
宋代的交會制 兩宋鈔法的最大特色是限時、限地。北宋益州交子務印行交子,其主要制度為:①有一定的流通期限,以三年為一界;②有一定的發行限額,每界1256340緡(千文為1緡);③有一定的準備基金,一界為36萬緡;④有一定的兌換方法,兌現時一貫交紙墨費30錢;⑤有一定的流通區域,限於四川,後也曾在陝西間或使用。神宗熙寧(1068~1077)初年,為保證交子正常流通,政府頒行偽造交子法。徽宗崇寧(1102~1106)年間,交子改稱錢引,通行於除閩、浙、湖、廣以外的各路,並重申偽造法。大觀元年(1107),改四川交子務為錢引務。錢引不設準備基金,不能兌現,而發行額又日益增多,以致貶值,“引一緡當錢十數”(《文獻通考·錢幣考》)。南宋的紙幣,仍具有明顯的地方性。其時,除錢引依舊在四川行使外,還發行了 3種會子:①東南會子──起初由臨安富商印造,稱便錢會子,性質近於匯票。高宗紹興三十一年(1161),政府設立行在會子務,會子改由國家發行,可用於交易、納稅,成為法定通貨。其流通範圍,初限於兩浙,後通行於兩淮、湖廣、京西等路。其流通期限,先以三年為一界,後延至六年。紹興三十二年,定偽造會子法,印於票面:“犯人處斬,賞錢一千貫,如不願支錢,與補進義校尉,若徒中及窩藏之家能自告首,特與免罪,亦支上件賞錢,或願補前名目者聽。”②湖會──孝宗隆興元年(1163)開始發行,稱直便會子,先通行於湖北,後擴大到京西、廣南。③淮交──乾道二年(1166)開始印製,止行用於兩淮。

元代的寶鈔制 元初曾仿行宋、金舊制,由各地自行印造會子、交鈔,互不流通。世祖中統元年(1260)十月,始發行中統元寶鈔, 面額凡9種:二貫文、一貫文、五百文、 二百文、一百文、 五十文、三十文、二十文、十文,以銀為本位,每二貫折合白銀一兩,可用來交納賦稅。中統鈔不限時、不限地,在全國始終通用。同時,實行純紙幣制,禁止金銀和銅錢流通。後不斷申嚴此禁,規定一切支付、各種賦稅一概用鈔。至元二十四年(1287),為整頓財政金融,又發行至元寶鈔,票面印有:“偽造者處死,首告者賞銀五錠,仍給犯人家產”,面額共11種:五文、 十文、二十文、 三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一貫、二貫。至元鈔一貫折合中統鈔五貫,兩者並行流通,終元之世不廢。元代鈔法號稱完善,其特點為:①管理機構健全。中央由戶部主管,下設寶鈔總庫掌貯藏,印造寶鈔庫掌製作,燒鈔庫掌焚毀昏爛寶鈔,地方設寶鈔提舉司。②注重穩定物價。各地設平準庫,給鈔一萬二千錠為本,用作調劑物價,維持鈔值,並負責買賣金銀,倒換昏鈔,掉換昏鈔收工墨費,焚毀昏鈔派官監臨。③準備基金充足。各地領取新鈔,必須先交金銀為本,集中全國現銀於國庫,旨在安定人心。④法制周詳嚴密。除偽造首謀及參與偽造者並處死外,還立有分用偽鈔罪、改鈔補鈔罪、阻滯鈔法罪、奉法不虔罪、不昏為昏罪,等等。偽造處理細則,見於《元史·刑法志·詐偽》的,即達12條之多。其時鈔法細密,由此可見一斑。

清代紙幣制 清朝統治者鑒於前代教訓,唯恐通貨膨脹,雖對中外商人印發私票採取放任政策,但對國家發行紙幣持慎重態度。政府為應付戰時財政困難,迫不得已印製紙幣,難關一過便加廢止。且其發行僅有3次:①順治八年(1651),仿明舊制,印行鈔貫,以制錢為計算單位,每年發行不過128172貫470文,前後行使不足十年。②鹹豐三年(1853),印製以錢為本位的大清寶鈔和以銀為本位的戶部官票,官票上印有“偽造者依律治罪不貸”等字樣,但也僅通用八、九年。③光緒二十三年(1897),設立中國通商銀行,發行銀兩、銀元兩種紙幣,其性質已屬新式鈔票,古代鈔法至此告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