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釣神不是其真名。只因此君自幼學習垂釣,頗得祖上秘傳,能觀天象、察水情、知魚性,凡出門從未空手而歸,同釣的大人小孩,常是其所釣之魚最豐,因了這個緣故,大家都喚他釣神。日久天長,叫順了,真名人們反不記得。
成長經歷
不知從何時起,人們不再為溫飽問題發愁了,開始追求更豐富的生活方式。勞作之餘,垂釣作為一項老少皆宜的休閒活動在本地盛行起來。這就成了釣神大顯身手的好機會。
說來也怪,這魚兒像經風雨長見識似的,被釣的次數多了,也變得油滑起來,不肯輕易上鉤,上鉤了又極易脫逃。
但釣神自有其辦法。當人們還在使用普通誘餌時,他又開始改良釣餌了。什麼死牛爛馬心肺、各種怪異蛆蟲、香精香料等,大凡無毒能弄到的東西,釣神都作了試驗。真是應了那句話:功夫不負有心人。釣神的餌料總是技高一籌。雖說拜師取經的人絡繹不絕,但他總有所保留。不但如此,釣神還廣泛收集信息,不惜重金千方百計改進釣具,把別人遠遠甩在後面。釣神因此名聲大震。
八十年代初,釣神參加工作,遇上一位愛吃魚的領導。釣神竊喜,釣技可有用武之地了。該三岔五的,就獻上幾條鮮魚,遇上天公不作美,到魚市場購上兩三條魚,也解了領導的饞。領導一高興,將其工種換了又換。釣神卻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獎金分文不少,調資晉級從未挪下。
過了兩年,原任退休,來了位新主任。釣神正愁眉時,一打聽,是位志同道合的釣者,心理豁然,欣喜若狂,暗想,我這釣技可盡致發揮了。釣了幾回,主任開了眼界,別提多高興了。
釣魚真有趣,一上癮,像吸海洛因。你看這二位,連上班時間也經常搭上了。
一個周五,釣神騎上用年終獎購買的機車,帶上主任向郊外大塘風馳電掣駛去。守了兩日每人各得一條大魚,喜不自禁。到了家,找秤一稱,好傢夥,大的二十一公斤,小的十六公斤。兩人興致勃勃地抱著大魚到了附近照相館拍照,又囑咐師傅用上好的鏡框鑲上。
第二天,釣神約朋友吃飯。席間,拿出照片讓大家欣賞。眾人看去,魚兒粗大肥壯,人兒神采飛揚,嘖嘖地羨慕不已。大家高興,喝的盡興。釣神更多了幾杯,酒意上來,問照片掛在何處。有人提議廚房,有人提議廳堂,有人提議飯廳……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最後主任從趴著的酒桌上慢慢抬起頭、半睜著醉眼、沙啞著嗓子開了口:“我看嘛——掛、掛在臥室!”
眾人覺得有理,七手八腳地將釣神與妻子的結婚照取了下來,換上了躊躇滿志的人魚合影。
次日,妻出差歸來,見滿屋杯盤狼籍狀,十分惱怒,進了臥室,瞥見床頭牆上照片,又見醉得不省人事的丈夫,火冒三丈,摔門而去。
真是風水輪流轉。過了幾年,廠長調走,新班子組閣,主任被免職。正遇上企業轉換機制,實行競爭上崗,下崗分流。可憐的釣神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工作多年的崗位。
過了些時日,人們閒聊時談起釣神,問其去向。有人說,鄰縣一痴迷釣魚的局長把其招至麾下,待遇還超過正縣級幹部哩。
正是: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