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鳳村[四川巴中市漁溪鎮下轄村]

金鳳村[四川巴中市漁溪鎮下轄村]

金鳳村位於四川省巴中市漁溪鎮南部,西臨閬中市鶴峰鎮、三廟鄉,北臨三河場鎮和,南靠鎮廟、花叢,西靠青木。截止到2011年12月,全村10個自然村共1761戶,總人口4217人、其中勞動力1300多人,在外務工1100多人,學生1000多人。

經濟情況

主要經濟作物為:沙參、木瓜、李子、雪梨。

主要農作物為:水稻、小麥、油菜、玉米、紅薯、大豆、豌豆、胡豆、綠豆等。

主要附屬作物為:白菜、包包蘭、絲瓜、冬瓜、南瓜、茄子、苦瓜、黃瓜、折耳根等。

主要家畜(禽)為:豬、牛、雞、鴨、鵝、狗等。

歷史建築

一、張澤如民居。該民居位於漁溪鎮金鳳村2組堰塘灣處,座西向東,為四合院布局,現存正堂、左廂房保存完好。

二、許月初故居。該故居為漁溪名人許月初故所,位於漁溪鎮金鳳村5組許家坪,座南向北,也為四合院布局,建築年代為清光緒末年,民國中期建成,在文革時毀壞,現存正堂和左廂房。特別是左廂房保存完好,整個建築為木板牆體,柏木樑架,瓦屋面,次、梢、盡間前置花窗,有萬字紋,回形紋等樣式,梢間、廂房內置木質地板,防潮防濕,門窗柱礎用料考究,雕刻精美,甚有大家風範,為研究川東民居、民俗、民風提供實例。

三、毛家埡觀音廟。位於漁溪鎮金鳳村5組與石門村、三河場鎮毛家壩村交界處。舊建築建於清雍正年間,為缽眼道人所建,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毀壞。1986年重建,於2005年左右被玄台村張姓毀壞。現存建築離原址約六十米,為石門村熊姓居士倡導所建。

四、金鳳戲台。位於漁溪鎮金鳳村與三河場鎮柏埡村、閬中三廟鎮重石子村交界處。據傳建於明代。1950年代為金鳳鄉政府所在地,在四清到文革時拆毀側樓,到1998年尚存主樓,2002年被李姓人士拆毀(據傳)。

五、張家大院。位於漁溪鎮金鳳村6組。明國初年建築,現保存完好。為土牆、木樓、瓦屋面、回字形建築。

六、另有五組李家大院,為木質建築,已毀;洞灣居住群,為石壁上開鑿的居住群,存洞穴;油坊,為附近幾十里的榨油處,已毀;大松樹廟,不知年代的舊廟,已毀……

上述已毀建築,筆者二十歲之前見過,甚感遺憾;剩餘尚存幾處,等待政府保護。

自然風物

一、罐罐堰,建於1950年代,最初為箭弓村所建,後劃歸金鳳村。水面面積約二百畝,灌溉整個箭弓村和金鳳村3組、4組。

二、方堰,建於1994年,水面面積約100畝,灌溉10組、1組、6組部分、2組及花叢鎮廟蒲鑼村2個生產隊。

三、官帽山保護區,為漁溪鎮第一高峰,海拔882米,自然風光秀麗,以溝深林茂,清泉碧溪,奇峰怪石為勝,歷史文化璀璨,還有誘人的秀麗風光,在億萬年的漫長歲月里,大自然的風刀霜劍為官帽山雕刻出許多奇峰怪石。2000年,官帽山主峰幾千畝林地化為保護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