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鰲山陵園

金鰲山陵園

重慶金鰲山陵園又稱金鰲山公墓。陵園座落在大渡口區跳蹬鎮石盤村,屬天然景觀陵園,已獲得區政府批准,力爭短期內成為大渡口區唯一經營性公墓。

重慶金鰲山公墓位於長江之濱著名的金鰲山,直接面對長江,以座西向東、座北向南為主方向,處在金鰲山半山腰偏上位置,是重慶市沿江陵園中,離長江最近的公墓。由於三峽電站175米蓄水後,回水可到達大渡口長江上游的江津。長江在金鰲山公墓面前形成了壯觀平湖、緩流現象。可稱是“三峽平湖聚財來,長江浩蕩繞金鰲。只見福氣在升騰,瀛洲麒麟正伏牛。”這是重慶市公墓行業龍世國元老在參觀金鰲山陵園公墓後的讚美詞。離去親人把這裡作為極樂世界,當然是名符其實的天堂。

金鰲山陵園背靠歷史悠久、香火極旺的金鰲寺,金鰲寺仙氣瀰漫,是求神拜佛的好去處,北面是鳳凰山,南面是小南海,遠遠望去是三層三個連綿山峰,各具雄壯,叫人驚奇,從而形成了金鰲山宏大的風水格局。 在金鰲山陵園所在地,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東海里的一條大龜或大鱉。 游到此地,飲此地泉水,並依長江而居,得到了神的點化,變成了神龜。龜子、龜孫在此繁衍,吸引人們以魚而居,以龜為傲,大渡口釣魚嘴傳說來源於此,後來就演變成為大渡口至今。

民間傳說有一頭牛數年耕耘金鰲山,有一年夏天,在金鰲山這條牛勞累下河洗澡,在神的指引下,化為神牛山為民造福。因此民間至今還有這樣的傳說:“氣勢磅礴長江水,雄偉壯麗金鰲去,水綠山青好風景,鰲神識得此寶地。留此擺尾值萬金,陰穴陽砂福人識,有福葬者出公級”。還有“金鰲有穴地,形如鰲魚游龍門 ”的說法。上水游魚小南海,飛落金鰲蠻洞溝,雄峰疊疊高,代代出英豪,鰲泉詩意濃,世代富無休。層層疊疊的山巒起伏,勢如駿馬奔騰。左七右八的山堡相擁,長江水從山腳流來,而釣魚嘴把水關得緊緊而不見其流去也。故曰:“山管人丁發其輩,水管財源享不盡”。

金鰲山陵園風景 金鰲山陵園風景

為此金鰲山公墓聘請數位地理專家進行實地考察研究後,一致認為此地仙氣實足,是地理位置極佳的風水寶地,是目前階段“處在重慶少人識,一朝發現大眾驚。” 重慶大渡口區金鰲山陵園交通便捷:陵園在陳家坪到魚洞長江大橋之間,陳庹路為主要公路,可快速到達,對選墓參觀客戶在大渡口區晉愉綠島站、園丁小區、天使花園、翠柏小區、翠華小區附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