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菇高產栽培技術

金針菇高產栽培技術

《金針菇高產栽培技術》,黃瑞貞,陶雪娟作,金盾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自出版以來已多次重印,印數已達18萬餘冊,深受讀者歡迎。應讀者要求筆者給予修訂。第2版保留了原版的各章,但對內容進行了調整補充:對金針菇的生物學特性,調整為生長基質和環境條件;對金針菇的良種介紹增加了4個品種;對栽培方法和管理增加了5項內容;對病蟲害及其防治,增加了3項內容。修訂後的內容,更加系統全面,技術先進實用,文字通俗易懂。適合食用菌種植專業戶、食用菌生產場合加工廠工作人員閱讀。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概述

一、金針菇的分布與人工栽培概況

二、金針菇的營養價值與保健作用

(一)金針菇的營養價值

(二)金針菇的保健價值

第二章 金針菇的生物學特性

一、形態特徵

(一)菌絲體

(二)子實體

(三)子實體形態類型

二、生活史

三、生長發育條件

(一)生長基質

(二)環境條件

第三章 金針菇的制種設備、儀器及用具

一、清洗室與配料室

(一)清洗室

(二)配料室

二、滅菌室及滅菌設備

(一)滅菌室

(二)滅菌設備

三、接種場所和接種用具

(一)接種場所

(二)接種用具

四、培養室及培養設備

(一)培養室

(二)培養設備

第四章 金針菇的制種技術

一、母種的製作技術

(一)母種培養基的材料

(二)母種斜面培養基配製

(三)母種的分離和擴大培養

二、原種的製作技術

(一)原種培養料的配製

(二)裝瓶

(三)消毒滅菌

(四)接種與培養

三、栽培種的製作技術

(一)栽培種的容器

(二)滅菌

(三)接種與培養

四、液體菌種的製作技術

(一)液體菌種培養液的製備

(二)液體菌種的培養

(三)液體菌種的使用

五、菌種質量鑑別與出菇檢查

(一)菌種質量鑑別

(二)出菇檢查

六、菌種保藏

(一)繼代培養低溫法保藏

(二)其他方法保藏

第五章 金針菇的栽培技術

一、良種介紹

(一)三明1號

(二)雜交19號

(三)金針菇FV-088菌株

(四)金針菇8909菌株

(五)金針菇FV-9菌株

(六)金針菇FV-50號菌株

(七)金針菇FV-2153菌株

(八)金針菇FV-89菌株

(九)金針菇長坂1號

(十)金針菇F-7菌株

(十一)金針菇F-21菌株

(十二)昆研F 908菌株

(十三)黔朴6號

(十四)FL 21菌株

(十五)FLS-10白色雜交菌株

二、栽培適期一

(一)北方地區的栽培適期

(二)南方地區的栽培適期

三、培養料的準備

(一)主料培養料的準備

(二)輔料培養料的準備

(三)培養料的配方

四、栽培方法及高產管理技術

(一)瓶栽

(二)袋栽

(三)床式生料栽培

(四)室外保護地栽培

(五)袋堆積排放兩頭出菇栽培

(六)人防地道栽培

(七)地溝栽培

(八)套袋栽培

(九)脫膜臥地栽培

(十)富碘栽培

五、金針菇病蟲害防治

(一)菌種生產及菌袋培養階段的雜菌污染

(二)污染雜菌的控制

(三)栽培過程中的子實體病害

(四)害蟲

(五)子實體的生理性病害

第六章 金針菇的採收、分級與加工

一、金針菇的採收

二、金針菇的分級

三、金針菇的加工

(一)金針菇保鮮

(二)金針菇清汁制罐

(三)金針菇鹽漬

(四)金針菇乾制

(五)金針菇等外品、下腳料系列產品開發

附錄

(一)食用菌培養料的碳與氮之比

(二)食用菌生產常用化學試劑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