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蓮[金絲蓮]

金絲蓮[金絲蓮]
金絲蓮[金絲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金絲蓮又叫金絲桃,為藤黃科金絲桃屬植物,半常綠小木,為半灌木:地上每生長季末枯萎,地下為多年生。小枝纖細且多分枝,葉紙質、無柄、對生、長橢圓形,花期6-7月,常見3-7朵集合成聚傘花序著生在枝頂,此花不但花色金黃,而且其呈束狀纖細的雄蕊花絲也燦若金絲,惹人喜愛。是人們很樂於栽培的花木之一。 圖片來自中國植物志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灌木,高0.5-1.3米,叢狀或通常有疏生的開張枝條。莖紅色,幼時具2(4)縱線棱及兩側壓扁,很快為圓柱形;皮層橙褐色。葉對生,無柄或具短柄,柄長達1.5毫米;葉片倒披針形或橢圓形至長圓形,或較稀為披針形至卵狀三角形或卵形,長2-11.2厘米,寬1-4.1厘米,先端銳尖至圓形,通常具細小尖突,基部楔形至圓形或上部者有時截形至心形,邊緣平坦,堅紙質,上面綠色,下面淡綠但不呈灰白色,主側脈4-6對,分枝,常與中脈分枝不分明,第三級脈網密集,不明顯,腹腺體無,葉片腺體小而點狀。花序具1-15(-30)花,自莖端第1節生出,疏鬆的近傘房狀,有時亦自莖端1-3節生出,稀有1-2對次生分枝;花梗長0.8-2.8 (-5 )厘米;苞片小,線狀披針形,早落。花直徑3-6.5厘米,星狀;花蕾卵珠形,先端近銳尖至鈍形。萼片寬或狹橢圓形或長圓形至披針形或倒披針形,先端銳尖至圓形,邊緣全緣,中脈分明,細脈不明顯,有或多或少的腺體,在基部的線形至條紋狀,向頂端的點狀。花瓣金黃色至檸檬黃色,無紅暈,開張,三角狀倒卵形,長2-3.4厘米,寬1-2厘米,長約為萼片的2.5-4.5倍,邊緣全緣,無腺體,有側生的小尖突,小尖突先端銳尖至圓形或消失。雄蕊5束,每束有雄蕊25-35枚,最長者長1.8-3.2厘米,與花瓣幾等長,花葯黃至暗橙色。子房卵珠形或卵珠狀圓錐形至近球形,長2.5-5毫米,寬2.5-3毫米;花柱長1.2-2厘米,長約為子房的3.5-5倍,合生幾達頂端然後向外彎或極偶有合生至全長之半;柱頭小。蒴果寬卵珠形或稀為卵珠狀圓錐形至近球形,長6-10毫米,寬4-7毫米。種子深紅褐色,圓柱形,長約2毫米,有狹的龍骨狀突起,有淺的線狀網紋至線狀蜂窩紋。染色體2n=42。花期5-8月,果期8-9月。

分布範圍

產河北、陝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及貴州等省區。日本也有引種。

生態環境

生於山坡、路旁或灌叢中,沿海地區海拔0-150米,但在山地上升至1500米。

陽生;光線充足

栽培繁殖

栽培

金絲挑不論地栽或盆栽,管理都並不很費事。盆栽時用一般園土加一把豆餅或複合肥作基肥。春季萌發前對植株進行一次整剪,促其多萌發新梢和促使撞株更新。在花後,對殘花及果要剪去,這樣有利生長和觀賞。生長季土壤要以濕潤為主,但盆中不可積水,要做到不乾不撓。春秋二季要讓它多接受陽光,盛夏宜放置在半蔭處,並要噴水降溫增濕,不然就會出現葉尖焦枯現象。如每月能施2次糞肥或餅肥等液肥,則可生長得花多葉茂,即使在無花時節,觀葉也十分具有美趣。

金絲桃的繁殖常用分株、扦插和播種法繁殖。分株在冬春季進行,較易成活,扦插用硬枝,宜在早春孵萌發探前進行,但可在6-7月取帶踵的嫩枝扦插。播種則在3-4月進行,因其種子細小,播後宜稍加覆土,並蓋草保濕,一般20天即可萌發,頭年分栽1次,第二年就能開花。

繁殖

用分株、扦插和播種等方法繁殖。

分株宜於2~3月進行,極易成活。扦插多在梅雨季進行。用嫩枝作插條,插條最好帶踵。插後當年可長到20cm左右,翌年可地栽,3年可長到70cm左右則可定植。

播種宜在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進行。因種子細小,覆土宜薄,以不見種子為度,否則出苗困難。播後要保持濕潤,3周左右可以發芽,苗高5-10cm時可以分栽,翌年能開花。

扦插繁殖

夏季用嫩枝帶踵扦插效果最好,也可在早春或晚秋進行硬枝扦插。一般在霉雨季節行嫩枝扦插。將一年生粗壯的嫩枝剪成10~15cm長的插條,頂端留2片葉子,其餘均應修剪掉。介質宜用清潔的細河沙或蛭石珍珠岩混合配製(1:1),然後插入苗床,扦插深度以插穗插入土中1/2為準。插後遮蔭,保持濕潤,第二年即可移栽。

病蟲害防治

病害主要發生在植株的外層枝條中上部成葉上, 幼葉也有發生, 但較少。病斑多從葉尖發生, 部分從葉緣發生, 發病後病斑迅速擴展, 常常造成1/3 ~ 1/2 葉片面積甚至整葉變褐壞死, 病葉存在不同程度的脫落現象。病原被記述為半知菌亞門盤多毛孢屬(Pestalotia)中的真菌。

主要價值

南方庭院的常用觀賞花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