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燈戲
燈戲不僅是重慶、四川極富地方特色的民間小戲,而且是川劇的重要聲腔之一。由於其演出多與春節、燈節、社火、慶壇等民俗活動結合在一起,所以形成小戲多、喜戲多、...
簡介 詳細介紹 燈戲品種 申遺 保護 參考資料 -
金燈寺
原名寶岩寺。石窟開鑿于山巔自然形成的石凹內。開鑿年代從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起,至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止,歷時60餘年。石窟和建築坐北朝南,...
寺廟簡介 景區布局 歷史沿革 周邊景點 相關傳說 -
花燈[燈名]
花燈,又名燈籠。燈籠是起源於中國的一種漢族傳統民俗工藝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紙或者絹作為燈籠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條製作,中間放上蠟燭或者...
起源 歷史傳說 分類 特點 設計 -
蚌埠花鼓燈
花鼓燈是漢民族中集舞蹈、燈歌和鑼鼓音樂、情節性的雙(三)人舞和情緒性集體舞完美結合於一體的民間舞種。據史料證明,花鼓燈最遲源於宋代。經過元、明、清、民...
簡介 歷史 功能 技術特點 風靡一方 -
花鼓燈
花鼓燈是傳播於淮河流域的一種以舞蹈為主要內容的綜合性藝術形式,是一種比較完整系統的漢族民間藝術形式,有歌有舞有戲劇,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最豐富的藝術語言...
歷史沿革 分布地區 風格特色 傳承現狀 傳承意義 -
四川燈戲
燈戲,是源於川東北的地方劇種,它是由廣大勞動人民創建,經長期發展不斷完善和豐富的民眾喜聞樂見的藝術瑰寶,也是一代又一代的無數民間藝人心血與智慧的結晶。燈...
概述 名稱來源 探究聲腔 歷史沿革 瀕臨滅種的原因 -
金少山
金少山(1890年-1948年8月13日),京劇淨行演員。本名義(一說作仲義),又名少山。滿族。北京人。清末民初時京劇名淨金秀山之三子。誕辰於光緒十六年...
人物經歷 演藝經歷 藝術特色 代表劇目 金少山墓 -
金燈
金燈氣味 (根)甘、微辛、有小毒,與金燈花是不同植物,金燈花是曼珠沙華,又名彼岸花。
主治 用 途: 國內分布 -
楓亭游燈
楓亭元宵夜遊燈踩街習俗是楓亭城區民眾在上元節前後五天自發性組織的大型道教類民俗祭祀活動,包括游燈和踩街表演兩大項目。她源於中國古代的上元節迎神燈會,融合...
歷史淵源 地理環境 活動時間表 活動內容 城北麟山宮巡遊 -
利川燈歌
“利川燈歌”起源於利川市柏楊一帶,距今約一百多年歷史,已進入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簡介 起源 內容 演唱形式 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