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湯寨

金湯寨原名小金莊,商代時,是北部邊界的軍事要寨。 金湯寨歷史悠久,經濟文化繁榮,民風民俗極具特色。 在金湯寨南側有一個歇馬店村,古驛道穿村而過,相傳因劉秀在此歇馬而得名。

金湯寨位於方城縣城東10公里古莊店鄉境內,古驛道北側,處於脫腳河與高莊河匯集而成的“月牙形”突兀地帶上,三面環水,一面系陸地,長450米,寬400米,總面積1 8萬平方米,寨內五個村民組約780人。 金湯寨歷史悠久,是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有仰韶中晚期的紅陶高領罐形缽,圓柱狀略呈方形和鴨嘴形的夾沙紅陶鼎及陶杯;屈家嶺時期的鼎口、鼎足;龍山時期的鼎足、擂缽、蛋殼形黑陶杯、鏤、孔高足豆柄,紅陶、口沿、甑底殘片,帶孔蚌刀;以及各時期的骨笄是、陶環、陶拍子、磨製帶孔石刀、石斧、石鑿、石鏟等,據考證,系仰韶、屈家嶺、龍山三期文化遺址。
金湯寨原名小金莊,商代時,是北部邊界的軍事要寨。駐守大將名叫金湯,因城防堅固,易守難攻,因而長期安定,經濟繁榮。商王為表其功,依據原名“金”字和三面環水之勢命名為“金湯寨”,並讚揚說:“大商邊防均固若金湯大將所守村寨,將萬世無憂。”後經逐步演變,“固若金湯”就用來形容城防堅固,牢不可破,成語“固若金湯”典故傳說即源於此。
據碑文記載:為防匪患,柏營村秀才劉業俊,號召附近53個村莊集資捐勞重新築寨。並仿造當年金湯寨,面積18萬平方米,呈南北長方形,牆高7米,頂寬5米,四周每隔2米留有一雉垛,設嘹望台5個,牆外圍有2米高的攔壩牆,東西各一大門,仍在西大門刻有北宋時的對聯和橫批,東南角一小門,工程於同治元年竣工。
現存的寨牆依地形沿陡峭河岸築起,雄偉堅固。在西寨門上刻有對聯一幅,上聯為“金城永固直同漢寨三千”,下聯為“湯池環繞不亞秦關百二”,橫批為“固若金湯“。現金湯寨村古城牆、護城河、“金湯寨”石刻匾額等遺址尚存。後經多次戰亂,寨牆多處受損,至今有牆基、寨壕、“金湯寨”石刻,保存有寨內清初興建的閆家大院,北宋時期的關帝廟。
在古寨西邊發現有古代部落首領和達官墓地。據民國三十一年《縣誌》載:楚春申君黃歇墓在此村,墓址不祥。1984年列為地、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未發掘。
《宋史》記載:“范致虛,福建州建陽人,在其知鄧州時,其父隨其流寓方城,贈太子、太師,殞後葬於金湯寨。”在寨西300米,已發現有北宋尚書兵部侍郎范致虛母親強氏墓,1958年1月,河南省文物隊在此墓清出遺物150餘件,現存中國歷史博物館和縣文化館。寨內還有北宋尚書兵部侍郎兼侍講同修國史范致虛之父范通直及其弟南安軍判官范致祥(仲和)之墓,縣文化館、地區文物部門分別於1972年2月和1986年4月對此墓進行了清理,出土文物現存方城縣文化館和河南省博物館,其碑文如下:
范通直墓磚碑文:一、有宋紹聖甲戌為建安郡高平范府君之墓,尚千萬年其永固。註:1、宋:指北宋;2、紹聖甲戌:指哲宋皇帝時,即1094年;3、范府君:指范通直。二、人孰無親,亦既念子。衰我人斯,負土封此。毋伐我宮,毋斧我松。我築孔艱,我植孔勤。勒銘於蒗,以告後人。宋建安范府君之墓,紹聖改元,男,致君,致明,致虛,致祥,致厚,泣血銘。
范仲和墓墓石碑文:一、有宋范氏長兄,編修國朝會要,所撿閱文字,致君。次兄殿中侍御史致明。朝尚書兵部侍郎兼侍講國修國史致虛季弟。同學進士致原。同葬歿故南安軍判官致祥,於先府君通直墓之東北隅。鴒原之痛,風樹纏悲,嗚呼衰哉。崇守二年七月卜地,次年四月六日掩壙。註:崇寧二年,指1103年。
金湯寨歷史悠久,經濟文化繁榮,民風民俗極具特色。寨內居民能歌善舞,上至八十老翁,下至十歲小孩,都有文化表演特長,尤以舞獅、旱船、腰鼓、秧歌等雜技項目最為擅長。每年正月十四至十六,金湯寨都要舉辦舞獅等文化活動,參與人員達200餘人,寨內居民家家有人會,戶戶都參與。2006年12月,為保護這一獨特的文化資源,省文化廳命名金湯寨村為“河南省特色文化村”,2007年舉辦金湯寨第一屆特色文化藝術節,至今已成功舉辦三屆。
金湯寨村民能歌善舞的特點以及舞獅的傳統都極具西域特色,這些歷史遺存與張騫和絲綢之路源頭之間的關係有待進一步考證。但是,可以肯定地說,金湯寨是古繒關內的重要軍事和文化中心,是古代重要的南北交通要道。在金湯寨南側有一個歇馬店村,古驛道穿村而過,相傳因劉秀在此歇馬而得名。莽軍千里追殺劉秀,當時天氣炎熱,劉秀驅馬至此,人困馬乏,見這裡是一大土崗,崗上有泉水,可居高望遠,是駐軍的好地方,便駐紮安宿。劉秀解甲睡下,蚊子便嗡嗡地圍了上來,一會兒身上便叮得燥癢難熬,不得安寢。劉秀自言自語說:“要是這裡沒有蚊子多好哇!”話剛落音,這裡的蚊子象聽話似的都飛走了,從此這個地方再也沒有蚊子了。這座崗後來成了一個村莊,由於在官道上,所以就叫歇馬店,現在歇馬店村西南2公里有一土崗,當地民眾稱作“晾甲崗”,因劉秀晾曬鎧甲而得名。
與歇馬店和金湯寨呈三角形、緊臨古驛道有一古屯村,和歇馬店原是一個行政村。歇馬店村西北角現有一座小廟,房舍三間,內有青石佛像一尊,石像高約1.3米。但是,遠近民眾都將此廟稱作“大廟”,村里老人講:此廟甚古,原來廟宇占地十餘畝,廟產龐大,故稱大廟。民國時仍存有正月十九日廟會,香火旺盛。相傳黃巢起義兵敗後在大廟出家,死後葬於古屯村南半里。古屯村南確有一土崗,當地民眾稱為“黃巢墳”,相傳即為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的墳墓。崗上近兩米高的石人以及石豬、石羊等古物尚存,墓內曾流出高約70CM的石人,形態各異、雕刻精美。1956年文物部門曾在這裡發掘,出土大量文物,現存於省、市、縣文物管理部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