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金水橋”是明代益王府遺址,是其遺留的唯一見證。“金水橋”是進入益王府的三座紅石捲成的拱橋,至今還殘留在縣幼稚園里的一個角落,上面長滿了雜草、小樹。玉帶河(今糧食局倉庫後面)遺蹟猶存。“金水橋”前面原本遺存有寬度20多米的六柱五間綠色大理石牌坊基礎石,可惜已被挖掉,旁邊剩下的是面目全非的益王府小校場(人民廣場)。在“金水橋”正南面是一段下坡的地段,那裡是通往王府的官道,有十柱石牌坊等石雕建築物,十柱坊後面有人工挖的深水池,上面也架有三座石拱橋,十柱石牌坊上部鏤空雕刻祥雲盤龍,石柱底部前後有抱鼓石,橫額南面書“忠敬孝友”,北面書“屏藩帝室”,中間鐫刻益王府藩王冊文。“文武官員至此下馬”的巨大石碑,立在前面,顯示著王府的尊貴,益王府前門的宏偉規制可見一斑。民國時期以來十柱坊只有六柱,到“文革”時期,那些殘留的古建築遺蹟基本被掃蕩殆盡。
明弘治八年(1495),憲宗朱見深第四子(朱元璋的六世孫)益王朱祐檳封藩南城。為了擴建王府,“廣取軍民屋址,人情洶洶”。南城知縣高齊南出面調停,遷走百姓。在王府四周築起了圍牆,縱深144丈8尺,牆高2丈9尺,用特製的“王磚”砌成,稱為王城。王城開四門,東曰“體仁”、西曰“遵義”、南曰“端禮”、北曰“廣智”。益王朱祐檳還在王府前增建了“忠敬孝友”的十柱牌坊。
益王府的大致範圍是:東至大嶺頭,西至天主堂,南至生產路國小,北至天一山水塔一帶,占地十多萬平方米。王府入口處有兩道牌坊,前坊叫“十柱坊”,三門十柱,結構奇特。石柱上部祥雲盤龍,鏤空雕刻,坊上橫額有“屏藩帝室”四個大字,昭示其設藩之目的。益王府也像皇宮一樣建有“三大殿”,前殿(承運殿)、中殿為正殿(圓殿)、後殿(存心殿)。殿前為盤龍大理石(今實小辦公室前,已毀)。中殿殿基高6尺9寸。殿四周有走廊,檐柱採用整塊的巨石雕鑿而成。殿內的柱子為巨大的木柱,直徑都在五六十公分,益王府內遺留下來的木柱磉石,有幾塊現存麻姑山仙都觀門前停車場樟樹下,從這幾塊磉石就可以看出當年益王府大殿的氣派。
大殿兩廂周圍有三宮、宗廟、書院、倉庫、游擊署、守備署,還有沐浴、進膳等房屋,總計800餘間。據史料記載,一次因患白蟻,“修繕之費約銀3萬餘兩”。明朝萬曆四十三年(1615)十二月益府失火,一次燒廢房屋260餘間,接著花幾萬兩白銀進行維修。
益王之下還有郡王,他們大都在南城縣城內據地營造郡王府,如:崇仁王府在西街,金溪王府在東街,玉山王府在南街,阜平王府在車家巷,銅陵王府在南門……由於世襲了七代八王,在建昌府修建的郡王府有46處,由於時境變遷,清代以來,有的廢棄,有的成了民宅。
清代,益王府改作“文廟”,原來的中殿金水橋 南城改為“大成殿”。1942年,日軍侵犯南城,“大成殿”被嚴重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