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矽烷化處理劑

磷化處理是水體富養化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磷化處理污染包括磷化後的處理廢渣和處理殘留的廢液。 磷化的廢液也含有大量的磷酸鹽,容易造成水體富氧化。

2007年5月29日的太湖藍藻事件使國人第一次見證了水體富養化帶來的巨大威脅。磷化處理是水體富養化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磷化處理污染包括磷化後的處理廢渣和處理殘留的廢液。磷化處理是個沉積過程,這使得其處理劑的15%~40%不可避免的成為廢渣,這些廢渣不僅含有磷酸鹽而且含有重金屬如錳,鎳等。廢渣處理起來成本很高,而且回收價值不大。所以通常一般廠家採取的措施是掩埋。掩埋的廢渣污染土壤同時,會隨著雨水進入江河形成二次污染。磷化的廢液也含有大量的磷酸鹽,容易造成水體富氧化。
但是磷化工藝卻是一種套用非常廣泛的金屬防腐工藝。大到汽車車身,船體,小到螺絲螺母,沒有磷化的處理,鋼鐵件的壽命會大大降低。金屬矽烷化處理工藝是一種應運而生的磷化的替代工藝,它利用矽烷的雙親性能(即親有機又親無機)的特性,從功能上替代磷化的耐腐蝕和提高塗層附著力的能力。上世紀90年代,美國開始研究矽烷化技術。由於矽烷化技術不含磷,環保性能優越,一直是金屬處理的研究熱點。經過近二十年的研究,矽烷化的技術已經逐漸成熟,又因為其成本與磷化相當,因此被視為金屬處理工藝的未來。
國內的矽烷技術研究經過近幾年的奮起直追,已經慢慢抹平了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2009年矽烷耐酸洗技術被國內技術專家所突破,矽烷全面替代磷化的最後一道門檻被打破,矽烷化的發展駛上了快車道,前景更加寬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