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331、332省道金寶南線工程西起金湖縣戴樓鎮,與金湖至馬壩高速公路相接,經金湖縣城南,接入江水道金湖大橋,經寶應湖農場、銀集鎮、塗溝鎮,沿大汕子隔堤向東,經寶應縣汜水鎮,跨越京杭運河及237省道後,止於京滬高速公路界道互通,路線全長50.5公里,其中金湖段41公里,寶應段9.5公里。全線採用一級公路標準建設,路基寬度24.5米,雙向四車道。項目預算投資約11.1億元,其中金湖段投資7.1億元、寶應段投資4億元。
該工程於2007年2月開工建設,工程建設過程中,工程技術人員克服地形複雜、取土難度大等不利因素,尤其是全長12.5公里的大汕子隔堤,幾乎全都是在“水中建路”,施工人員採取圍堰、排水、清淤、回填土等技術環節,最終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了工程建設任務。值得一提的是,金湖段在建設過程中還在全省首家參照套用高速公路成熟的施工工藝,確保了工程質量,被省交通廳評為“五大精細優質型工程”
在金寶南線工程隔汕子大堤段,可以看到一條東西走向即將鋪設好的新公路,公路北側是微波蕩漾的航道,南側則是即將加固的堤壩。金湖縣公路管理站副站長林本雍指著躺在河邊的公路說,當初動工修路時,困難重重,這兒到處汪洋一片,挖土、夯路基、填石料等施工作業過程全都是在水中操作完成的,這樣一條在水中鋪設的特殊公路,施工難度非常大。
此外,隔汕子大堤受金寶河洪水位的影響,路線將在洪水季節長期浸水,加之沿線溝河縱橫,填料缺乏,而且有限的填料膨脹土有濕脹乾縮、容易變形的特性,給填築浸水路基的穩定性造成了極大的不利。 面對這一難題,該工程指揮部委託設計院針對金湖地區的膨脹土,研究沿河路基膨脹土填料的改性方案,分析研究沿河填築浸水改性膨脹土路基在滲流作用下的長期穩定性。研究成果不僅在金寶南線路基施工中得到廣泛套用,將科研成果及時轉化為生產力,提高了工程質量的可靠性,也提高了經濟效益。
輻射效應
該工程竣工通車後,將完善江蘇中部地區東西方向的幹線公路網布局,打通京滬高速與寧連高速之間東西方向的快速幹線通道,打開金湖的東大門,使金湖向東往蘇南、上海等方向縮短時間近40分鐘,同時大大縮短了寶應縣上寧連、寧宿徐等高速的時間,將寶應縣運東、運西片連成一體,對方便沿線人民民眾安全便捷出行,促進淮安、揚州區域經濟加快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