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富軾(1075~1151)

高麗時期史學家、散文家、詩人。 《三國史記》還保存了三國時期的一些詩歌,如崔致遠的《鄉樂雜詠》等。 中國宋人徐兢在出使高麗時結識了金富軾,很推崇他的詩文和學識。

金富軾(1075~1151)

正文

朝鮮高麗時期史學家、散文家、詩人。字立之,號雷川。生於開京(今開城)一官僚家庭,父兄皆為知名文人。肅宗朝文科及第。歷任寶文閣待制、翰林學士、門下侍中、平章事等職。1135年任元帥,率官兵平定妙清等人在西京(今平壤)發動的叛亂。1145年,他參閱朝鮮古代《舊三國史》、《留記》等大量文獻資料和中國的《通典》、《冊府元龜》等古籍,並吸收一些民間傳說,採用紀傳體編纂成現存朝鮮最古老的史籍《三國史記》。全書共50卷,分本紀、志、年表、列傳4部分,較詳盡地記述了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和新羅統一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情況,以及重要歷史人物的生平事跡。《三國史記》在朝鮮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經過金富軾再創作的傳記,記載了軍事將領、愛國英雄、官吏、文人學士、藝術家、普通平民等50餘人的事跡。《金庚信傳》描寫對三國統一有重大貢獻的新羅名將金庚信一生的經歷,長達1萬餘字,形象生動,語言豐富,是最有名的一篇。《乙支文德傳》寫高句麗名將乙支文德足智多謀,在保衛國家的戰爭中建立的功績。《都彌傳》和《薛氏傳》是根據民間傳說創作的。前篇寫一個“編戶小民”的妻子不屈於百濟國王的淫威,偕同遭受酷刑摧殘的丈夫,機智地逃出暴君統治下的百濟;後篇寫一個平民婦女忠於貧窮的未婚夫,最後實現了團圓的願望。此外,還有記述政治、軍事人物活動的《朴堤上傳》、《官昌傳》、《階伯傳》、《溫達傳》和反映文人學士、藝術家事跡的《崔致遠傳》、《強首傳》、《百結先生傳》、《金生傳》等。《三國史記》還保存了三國時期的一些詩歌,如崔致遠的《鄉樂雜詠》等。
金富軾還有文集20卷,並曾與朴升中、鄭克永等編寫過《睿宗實錄》、《仁宗實錄》。在高麗中期的詩壇上,他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他的詩不尚綺麗,從一些詠史和感懷詩中可以看出他的創作風格。《征西軍幕有感》、《結綺宮》和《甘露寺次韻》等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中國宋人徐兢在出使高麗時結識了金富軾,很推崇他的詩文和學識。徐兢所著《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對他作了介紹,載有他的世系,並附有畫像(原書中的畫像已失傳)。金富軾兩次出使中國,第 2次中途受阻而返。1151年去世,諡文烈。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