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家嶺村

明永樂2年(公元1404年),為加強金家嶺村及沿海防務,明朝當局在金家嶺村建立了即墨營,設把總2員,屯兵約千人。 “北有高山長青松,南有大海臥蛟龍,東邊崗上有高閣,西邊嶺上有古城,內有大沙流水聲。 據史書記載,金家嶺村過去曾建有城池,占地約百畝;城周約2里,高5米,寬約3米;城牆夯土築成,外加以青磚石塊。

基本信息

山東省青島市金家嶺村

金家嶺村北依嶗山余脈———午山支脈,南傍聞名遐邇的石老人灣畔,西鄰山東頭村,東接朱家窪村;李山東路、金嶺路、苗嶺路環繞其四周,銀川東路、仙霞嶺路穿村而過。村莊轄區面積約有一千五百多畝,現有人口九百五十餘戶,兩千多人。金家嶺村是一個複姓村莊,有馬、王、辛、孫、鍾、曲等姓氏,其中馬姓占全村居民70%左右、王姓占20%左右。據《馬氏族譜》記載,其先祖馬道享於明朝永樂2年(公元1404年)率全家由雲南遷來。相傳當時該村已有數家金姓人家在此居住,兩姓居民交往甚密,親如一家。後來,金家人丁凋零日見式微,馬氏祖先覺得金姓人家忠厚老實,為人和善,為尊重金姓的闢土立村之功,遂將村子命名為金家嶺村。元朝末年,朝政腐敗,邊防失修,倭寇屢次侵擾我沿海居民。從明洪武2年(公元1369年)至洪武7年(公元1374年),倭寇先後七次侵擾山東半島萊州、登州兩府。為防禦倭寇的侵略,明洪武初年即在全國沿海量地、擇險設戎,實行衛所防禦制度,在青島設的便是浮山所,下轄四個軍寨、十八墩堡、九個軍屯和四個炮台。明永樂2年(公元1404年),為加強金家嶺村及沿海防務,明朝當局在金家嶺村建立了即墨營,設把總2員,屯兵約千人。明宣德8年該營調即墨城北十里處建新營。此時,浮山所即在該村建立百戶軍寨,並派出武官丁姓百戶(昭信校尉正六品)進行管轄。據《中國歷代戰爭史》記載,“明初定製凡沿海衛所,每百戶設船一,千戶船十,每衛共船五十,每船旗軍百名。洪武晚年復命沿海每百戶置兩艘,以為巡邏之用”。因此,金家嶺軍寨不僅有陸戰的士兵,而且還設有戰艦兩艘停泊在石老人海灣。後來,明朝實行軍民分治和“屯兵制”,至清雍正12年,隨著浮山所軍事機構的撤銷,金家嶺村失去軍事戰略作用,金家嶺村即屬於萊州府即墨縣鄭疃社管轄。“北有高山長青松,南有大海臥蛟龍,東邊崗上有高閣,西邊嶺上有古城,內有大沙流水聲。”這是當地居民流傳的一句俗語,比較詳細地描述了金家嶺村的基本概貌。據史書記載,金家嶺村過去曾建有城池,占地約百畝;城周約2里,高5米,寬約3米;城牆夯土築成,外加以青磚石塊。隨著朝代更迭,該城池目前已蕩然無存。但據當地居民介紹,該村在解放後深翻土地時曾發現過該城牆,現在只有模糊的遺址在訴說著歷史的發展和變遷。過去的金家嶺村北山山林秀麗,漫山遍野長著鬱鬱蔥蔥的青松。後來,人們開始開山採石而破壞了山體,至20世紀末,當地區政府在此回填造林,種植了大量樹木,現在才逐步恢復了往年“北有高山長青松”的景象。該村東邊與朱家窪村之間的山崗上過去曾修建一座高閣,大概作金家嶺古城軍事設施和瞭望台之用。據市檔案局保存的“明朝即墨海防火炮示意圖”標註,當時,浮山所共建有4座炮台,每個炮台有8名營兵守衛,此處應為浮山所設定的東部炮台之一。村南過去原是一片平灘,有幾條河流在此匯集後入海,其中有一條大河由村北山穿村而過,形成了當時“內有大沙流水聲”的景色。由於該村南臨大海,海潮上漲時可到達村前,田地常常被淹沒,而造成莊稼顆粒無收,為此,該村村民在村前修建了一座鎮水庵保佑村民平安,庵內塑像南海觀世音菩薩,左右塑有合掌而立的善才童子和手持柳枝的龍女。廟宇於解放前倒塌,現無跡可查。[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