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地址
儀隴縣金城鎮竹溪橋街13號。
學校簡介
四川儀隴縣金城國小金城國小始建於1767年,前身為金粟書院,1906年改為縣立高等國小堂,解放後更名為儀隴縣城關國小校,1979年更名為儀隴縣金城國小校。朱德元帥1908年曾在該校任教,1960年3月11日回校視察留下了“為共產主義培養新人”的題詞。原國家主席楊尚昆、四川省省長肖央、副省長徐世群等各級領導曾親臨學校視察。近百年來,學校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合格人才,紅軍旅長陳光弟,前四川省省長肖秧,以及張幼房、劉伊農等一大批學者名人曾就讀於此。
學校占地9800平方米,建築面積14000平方米,現有42個教學班,學生2716人,教職工126人。其中,國小特級教師1人;國小中學高級教師3人,國小高級教師48人,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教師62人,縣級及以上骨幹教師12人,學科帶頭人6人,教壇新秀7人,被評為省、市、縣級優秀教師21人。
學校具有濃厚的文化氛,圍,環境優美,設備一流。擁有多媒體教室、語音室等現代教育設施和衛星電視教育接收系統。還有符合要求的閱覽室、實驗室、音樂室、美術室、科技活動室。
學校堅持“整體育人,全面發展”的辦學思路,圍繞“樹立精品意識,培育名優教師,實施品牌戰略,創建特色學校”的辦學目標,強調科學的管理觀和管理模式的現代化,構建了條塊結合,分層管理的體系。
實現了管理系統、教學系統、信息系統管理工作規範化、制度化、現代化,形成了良好的運行機制。同時,發揚“敢想、敢試、敢為人先,爭先、爭優、爭創一流”的精神,以學生髮展為關注焦點,以教師發展為根本動力,沿著“合格學校——特色學校——名牌學校”的發展方向奮勇前進。
學校的辦學特色和經驗被載入《教育大辭典》、《中國名校》等巨著,享有省“文明單位”、省“校風示範學校”、省衛生先進單位、“全國少先隊紅旗大隊”、市“示範學校”、市“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市“綜治工作先進單位”、縣“四星級學校”等殊榮。2004年11月20日,中央電視台“走遍中國”欄目將這所百年老校搬上了螢幕展示給世人。
師資力量
在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中,學校黨政領導在抓好師德,師風建設的同時,建立了“學習與提高,培養與使用,關心與要求”的教師培養機制。以最佳化課堂結構為主線,以向四十分鐘要效益為目標,以提高教師教學、教研能力為重點,以培養創新能力為核心,以實驗課題為載體,教師全員參與,全程參與,全方位參與。
通過“四課”(達標課、研究課、示範課、競教課)、“四抓”(抓備課、講課、聽課、評課)、“一樹”(樹立科學教學典型)、“一活動”(教育科研活動),鼓勵自考、函授,舉辦講座,實行傳幫帶,使師資水平大提高。
近幾年來,在省、市、縣教學競賽中,獲省一、二等獎3人,市特、一、二等獎12人,縣一、二等獎25人。有305篇教學論文在報刊雜誌上發表,509篇教學經驗論文在各級論文評選中獲獎。
“第二渠道教育系列探索實驗”、”‘電教整體育人實驗”獲省普教科研成果三等獎;市級實驗課題“強化實踐活動,培養創新能力”、“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訓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最佳化教學過程”、“貧困地區依託名校辦民校的實踐與探索”四項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素質第一”的發展目標,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注重學科課程、活動課程,校本課程相結合,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在探究中學習,在合作中創新,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敢創造、會學習、能發展的好學生。
1996—2004年,學生參加各類知識競賽獲獎達1700人次,發表習作800篇,40多人的美術、書法、剪紙等作品獲全國大獎,並選送美國、韓國、澳大利亞參展。在全市中小學生文藝匯演中,學校獲一、二等獎;在參加省、市、縣體育比賽獲團體獎530次,單項獎牌300餘枚,學校的各項辦學指標名列全縣前茅。在充滿挑戰、競爭、機遇和希望的新世紀裡,金小人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根據國家《民辦教育促進法》,結合本地教育環境實際,於2003年秋,吸納民間資金。
成功地舉辦了股份制民辦學校——金粟實驗學校。一個世紀,一座豐碑。金城國小這所魅力無窮、光耀史冊的百年老校,他們正勵精圖治,奮發圖強,決心再展雄才,努力探索和開創素質教育系統工程的最佳模式,為祖國的經濟騰飛和社會進步培育更多的新世紀合格人才,向著省級示範校的目標而闊步前進!
校歌
我們的金城國小有一副光榮光榮的校史
朱徳爺爺就是我們我們敬愛的旗幟
啊皂莢含笑啊桂花飄香
激勵我們文明勤奮守紀創新
我們是共產主義的優秀種子
啊金城國小我少年的搖籃
啊金城國小我親愛的母校
我愛你~~~~~~~~~
人生的道路就從就從這校園校園裡開始
指引啊指引方向的是我們敬愛的老師
啊百年名校啊樹人苗圃
哺育我們頑強向上勤學善思
我們是走向新世紀的小天使
啊金城國小我少年的搖籃
啊金城國小我親愛的母校
我愛你
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