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友之

金友之是愛新覺羅·溥任的別稱.1918年9月生於北京什剎海北岸攝政王府。醇親王載灃之子愛新覺羅。溥任,宣統帝溥儀之弟。1947年在父親載灃的支持下,他創辦北京競業國小,至1988年退休。北京市第七、八、九屆政協委員,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退休後致力清史研究,發表了《晚清皇子生活與讀書習武》、《納蘭性德與〈通志堂集〉》、《清季王府於飲食醫療偏見》、《醇親王府回憶》等文,還整理了其父載灃的《使德日記》等。

愛新覺羅·溥任,又名金友之,1918年9月21日出生於北京什剎海北河沿醇親王府。他的祖父是清朝第一代醇親王奕譞。父親是第二代醇親王載灃,宣統朝的攝政王。末代皇帝溥儀是他同父異母哥哥。與父親和兩個哥哥相比,他的人生歷程少了許多磨難,他的一生都是在教師的崗位上度過的,直到1988年退休。步入人生晚年的溥任先生歷任北京市西城區人大代表、區政協委員、北京市第七、八、九屆政協委員。1994年北京市政府聘任他為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溥任入文史館以後,以老驥伏櫪的精神投入到新的工作上來。他從事清史研究工作,寫下了大量的回憶文章在各種刊物上發表。溥任小時候在府里從師專攻山水畫,他的畫用筆洗鍊,不落俗套。他的作品還被收入《北京市文史研究館傳統山水畫選》之中。這本畫冊堅持弘揚和發展中國畫的傳統技法,在海內外影響很大。
溥任先後有兩位妻子。前妻叫金瑜庭,是光緒朝文華殿大學士兼內府大臣世續的孫女。她的父親在光緒年間授二品銜。夫妻二人感情甚篤。1971年金瑜庭因病去世,他們共有三兒二女。長子金毓嶂,北京崇文區副區長兼北京市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次子金毓峑,北京工業大學副教授,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副院長;大女兒金毓琨,是一中學化學老師;次女金毓珵,是一名工人;幼子金毓嵐,朝陽區和平街第一中學的語文老師。1975年冬,57歲的溥任同54歲的張茂瀅結婚。他們兩家亦是世交。張茂瀅的祖父張翼光緒年間為內閣學士工部侍郎,曾隨載灃出使德國,任參贊大臣。她的父親是著名文物收藏家張叔誠。這個老伴脾氣很好,夫妻二人和睦相處,安度晚年,可惜在前一兩年的年初過世。
於溥任先生的特殊身份,他的行蹤和生活情況格外引人關注。近年來,他曾3次東渡日本,並赴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參加書畫展覽和文化交流活動。在國外,溥任的書法和山水畫頗受觀眾好評。前些年,他同妻子張茂瀅一起赴香港遊覽,香港的多家新聞媒介報導了他們的行蹤,一家電視台還專門邀請他們去做直播節目,在當地引起不小的轟動,許多人求他寫字作畫,儘管他執意不收報酬,但還是得到了一筆不菲的回報,回來後不久,他就將這筆錢捐給了希望工程;同時,溥任向國家捐獻出大量文物,更體現了赤誠的愛國之心。1951年,他先後3次分別向文化部文物管理局和北京圖書館等單位捐獻了“醇親王寶”金印和鍍金冊、銅鏡、八音盒等珍貴文物共28件及《二十四史》等古籍7121冊、清朱批諭旨14包和孫中山照片、載灃照片等大量文物,文化部向他頒發了獎狀予以嘉獎。1982年,他和溥傑向承德市博物館捐獻了清帝康熙、鹹豐的御筆書法、慈禧太后書法等文物。1983年他們又向中國歷史博物館捐獻了乾隆御題澄泥硯、清宮皇帝畫像和末代皇帝溥儀的書法等文物。1997年他向北京市文史研究館捐獻了《清史稿》、《十一朝東華錄》等古今版本圖書211冊。1998年再一次向西城區檔案館捐獻了圖書。
溥任全家福在資助公益事業方面,溥任更是不遺餘力,曾分別向希望工程、災區人民和民族中國小捐款捐物,為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作出了突出的貢獻。1991年他和溥傑一道將書畫款10000元捐獻給北京郊區檀營滿蒙國小。同年,安徽、江蘇等省遭受了嚴重的洪澇災害,溥任又向災區人民捐贈5000元。1994年,他和二哥溥傑合作的書畫在日本售出得60萬日元,回國後全部捐獻給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為建立我國“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少年基金”首開先河。1996年,他作為市政協委員赴密雲縣視察民族教育,當即向古北口滿回民族國小捐款。該校特聘溥任為名譽校長,並將此款設立“友之獎學金”,獎給品學兼優、家庭困難的學生;1998年再次向古北口滿回民族國小捐贈10萬元。1996年6月,他應邀赴韓國舉辦書畫展,行前置裝僅用300元人民幣買了一套廉價西服,回國後卻把在國外出售書畫的錢全部捐獻,溥任熱心祖國民族教育事業的高風亮節實為罕見。
溥任年逾八秩,淡泊名利,甘守清寒。他所居住的幾間舊平房,年久失修,夏天漏雨,本來可以將書畫所得用來修繕,他卻將大量款項捐獻給公益事業,寧願同老伴靠本來不豐的退休金節儉度日。他參加文史館的活動,本來可以報銷計程車費,可他總是儘量騎腳踏車,以便節省開支。平日所用是花5元錢買來的舊式書包,穿的是花30元錢買來的處理夾克衫。他的這種儉以律己、厚心以濟眾的好品德使周圍的人深為感動。
溥任先生的晚年生活原本是十分平靜而淡泊的,但也時常被一些麻煩事所困擾。經常有一些不負責任的作者寫歪曲歷史的作品以及冒充清室後裔的行騙者,為了維護家族和親人的名譽,他都進行了堅決的駁斥和糾正,還歷史本來面目。像1991年台灣冒出了3個溥任,國內外一些新聞媒介紛紛誤導,4個溥任真假難辨。當時在北京的溥傑、溥任兄弟幾人用無可辯駁的事實通過台灣《中國時報》揭穿了假冒者的嘴臉。前幾年,浙江還出了一個叫溥儇的人,冒充是清室後裔,他說他是清末攝政王的庶出之子。一時海內外十幾家報刊對溥儇“王子”身世進行了報導。經溥傑、溥任二人聯名向中央反映並公開發表講話和文章,終於使政治騙子曝了光。最近,又有人大肆炒作他的大哥溥儀先生晚年的婚姻生活,書中充滿了對溥儀先生的人格尊嚴的踐踏,溥任先生憤慨地說:“我的大哥溥儀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其功過是非可以任人評說,當然也可以嚴謹的態度批評,但個人隱私不應當大肆宣揚。這樣做既有違公序良俗,也是對溥儀作為一個公民名譽權的侵害。我們近親屬也受到了極大的傷害。”
溥任先生是一個訥於言而敏於行的人,一向為人正直、純樸。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第四屆首都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