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頭
玉米、土豆和小麥是土家人的三大主糧。在土家族,吃米飯就代表著富貴,是有錢人才吃得起的。土家人平時吃苞谷為多,但其堅硬的口感吃多了容易讓人生厭,因此,土家族人突發奇想,選用大米佐之,滋味便大不相同了,口感變得細膩,吃起來滿嘴飴香,而且還提高了食物的營養。後來,把玉米磨成粉狀與米飯混合,成為了當地人一種普遍的吃法,這種飯便叫“金包銀”又名蓑衣飯。
那么,為何取其名為蓑衣飯呢?蓑衣是鄂西土家族人雨季耕種必備的雨具,由棕片縫製,配以斗笠。下雨時節,土家人勞作回來,脫下蓑衣便會吃這種由玉米粉與大米混合的飯。又因為土家人常把蓑衣掛在屋前的柱子上,遠遠看去極像玉米的苞衣,故得蓑衣飯之名。
其中米飯比玉米面多,叫“金包銀”;玉米面比米飯多,叫“銀包金”。
做法
選用上等玉米,用石磨或機械磨成玉米粉,再用竹篩篩選備用(超市也有磨好的玉米粉);將大米煮成半熟撈起、把玉米粉用適量的水調和濕潤後,和煮成半熟的大米拌均勻,然後用木甑或蒸鍋蒸製。熟後入口清香,拌合渣吃其香味更濃,食慾大開,保健且食後不易餓。
傳承
雖說玉米不乏營養,但吃多了其堅硬的口感容易讓人生厭,有見於此,土家族人突發奇想,選用大米佐之,滋味便大不同了。久而久之,這種粗糧加細糧的烹飪手法成了當地對付窮困自然環境的一絕。
蓑衣飯基本信息
推薦地點:蓑衣飯是當地百姓自己發明的,只有去百姓家品嘗。
特點:色澤金黃,大米純淨如玉。
名詞釋義
蓑衣是鄂西土家族人雨季耕種必備的雨具,由棕片縫製,配以斗笠。下雨時節,土家人勞作回來,脫下蓑衣便會吃這種由玉米粉與大米混合的飯。又因為土家人常把蓑衣掛在屋前的柱子上,遠遠看去極像玉米的苞衣,故得蓑衣飯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