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金光煜(1579-1656),字晦而,號竹所,朝鮮朝後期文臣。其家族為安東金氏,系名門望族,在朝鮮朝很有影響。其父為刑曹參議(正三品官)。金光煜1606年參加進士考試,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中,先後任承文院待教(正八品)、奉教(正七品),兵曹左郎(五品)、正言(六品)、副修撰等職,曾被罷職在高陽,繼而隱居。1641年任兵曹參議,1644年任副承旨(正三品)兼世子賓客,陪世子前往清朝。
文學成就
金光煜一生抱負遠大、品性高潔、端雅正直、多才多藝,尤擅文藝和書法,中收有賦6篇、詩歌344首、疏18篇、啟辭12篇、狀2篇。其中最為人稱道和流傳最廣的是收錄在《青丘永言》、《海東歌謠》里的14首時調,篇中既有關注民生疾苦、渴望兼濟天下的現實主義之作,又有寄情山水、笑傲江湖的隱逸之篇,對後世影響很大。
代表作品
傳者流傳下來的6篇賦中,《飯桶投水賦》、《竊酒賦》、《憂道不憂貧賦》3篇為騷體賦,《劍賦》、《憶禹功賦》、《登單于台賦》3篇均為駢體賦。
註: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古代朝鮮辭賦解析(一)》228頁,錄入校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