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為不規則的塊狀,棕褐色或黑褐色;鬚根發達,粗而長,黃白色,分枝少。葉基生或在花莖基部互生,兩面灰綠色,劍形,長I5-35厘米,寬1.5-3厘米,頂端多彎曲呈鐮刀形,漸尖或短漸尖,基部鞘狀抱莖,無明顯的中脈。花莖實心,高40-60厘米,上部二歧狀分枝,分枝處生有披針形的莖生葉,下部有1-2枚抱莖的莖生葉,花序生於分枝頂端;苞片4-5枚,膜質,綠色,邊緣白色,披針形,長1.5-23厘米,內包含有3-4朵花;花藍紫色或淺藍色,有棕褐色的斑紋,直徑4-4.5厘米;花梗細,常超出苞片,長2-3.5厘米;花被管甚短,外花被裂片寬倒披針形,長3-3.5厘米,寬約1厘米,上部向外反折,無附屬物,內花被裂片狹倒卵形,長約2.5厘米,寬6-8毫米,頂端微凹;雄蕊長1.6-1.8厘米,花葯與花絲等長;花柱分枝扁平,花瓣狀,長約25厘米,頂端裂片狹三角形,子房綠色,長約1厘米。蒴果圓柱形或略彎曲,長3.5-5厘米,直徑l-l.2厘米,果皮黃綠色,革質,成熟時自頂端向下開裂至l/3處;種子暗褐色,橢圓形,有小翅。花期7-8月,果期89月。本種外形酷似射干Belamcandachin-sis.但本種的根狀莖較小;花藍紫色或淺藍色,花柱分枝花瓣狀;果實長圓柱形;種子有小翅等與射干有別。本種植物的根狀莖不可代替射干入藥。生長習性
生於砂質草地、山坡石隙等向陽乾燥處。
產地分布
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江西、陝西、甘肅、寧夏、青海。也分布於蘇聯、蒙古。模式標本采自蘇聯西伯利亞東部。
繁殖與栽培
通常用分株法繁殖,也可播種,每隔2~4年進行一次,於春季花後或秋季均可,寒冷地區應在春季進行。分割根莖時,應使每塊具2~3個芽為好。
套用價值
鳶尾花大而美麗,葉叢也美觀,可設專類園,也可用於花壇、花境、地被栽植。其根莖可提取香精。
鳶尾科·鳶尾屬
鳶尾屬,鳶尾科,約300種,分布於北溫帶,我國約有40種,廣布於全國,西北和北部最盛,南部極少,很多種類供庭園觀賞用,少數入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