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重陽後菊花二首其一
寂寞東籬濕露華⑴,依前金靨照泥沙⑵。
世情兒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其二
過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詩客斷知聞。
恰如退士垂車後⑶,勢利交親不到門。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⑴東籬:化自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因陶淵明詩意而後人藉以特指菊花栽種之地。
⑵金靨(yè):字面意思是指金色的笑臉,其實是詩人的化用,實意是形容菊花,這一用法宋朝尤為常見。
⑶退士:退休之官員。垂車:猶“懸車”,以懸掛車子表示不再當官上朝。
白話譯文
其一
重陽後菊花雖然還帶著濕露,鮮嫩可愛,但已經無人來賞。與重陽前比並沒有差異,還是金色的菊蕊照著地上的泥沙。世俗之人沒有超脫的情趣,不解賞花,只知道看重陽節那一天的菊花。
其二
過了重陽登高節之後,菊花還是很新嫩的,但所謂的酒徒與詩客”,都沒有聲息了,不再來賞菊花了。這就好像當官的人辭官之後,親朋故友都不再到門探訪一樣。
創作背景
這兩首詩創作於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作者致仕家居石湖(今屬江蘇)時。宋代盛行在重陽賞菊之事。
作品鑑賞
第一首,起句先寫重陽後的菊花無人觀賞。“寂寞”,無人到來;“東籬”,特指菊花栽種之地;“濕露華”,菊花帶著濕露,猶鮮嫩可愛。後三字與前二字對照,以見無人見賞的可惜,七字之中,自為比照,詞意充實。第二句又申述菊花之美,與重陽前比較,進一步比照。“依前”,不異重陽之前;“金靨”,形容金黃色的菊蕊;“照泥沙”,光彩照地,然只獨照泥沙,有傷嘆之意。第三四句“世情兒女”指世俗之人;說他們沒有超脫的情趣,即“無高韻”,所以只能應著節日故事,“看重陽一日”之“花”,實際上意在求福求壽,不解賞花。此詩借看菊事刺世人庸俗。
第二首,起句寫過了重陽“登高節”後,菊花尚新,也即第一首前二句的意思。第二句寫“酒徒”與所謂的“詩客”,都沒有聲息了,不再來賞菊花了。第三四句說菊花在節日與節後受人們的不同對待,恰好像當官的人辭官之後,“親交”都不再“到門”探訪一樣。范成大做過大官,這時“致仕”家居,大概也嘗過世人這種冷淡的況味,故見重陽後的菊花有感而一發之。這首詩借看菊事刺世人的“勢利”。
作者簡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蘇州吳縣(今屬江蘇)人。紹興二十四年(公元1154)進士。歷任處州知府,知靜江府兼廣東西道安撫使,四川制置使,參知政事等職。曾使金,不畏強暴,幾被殺。晚年退居故鄉石湖。以善寫田園詩著稱。與尤袤、楊萬里、陸游齊名,稱南宋四大家。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桂海虞衡志》《吳船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