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遍觀中國的傳統民間節日,不難發現一個明顯的特徵,它以農曆為背景,以“重日”為主要節日,再加上後起的某些佛教節日(如浴佛、中元、臘八等)及其他零散節日(如上元、中秋)。
其中,端午節本名為“端五”,即農曆五月的第一個五日,也稱“重五”。和端午節一樣,中國的傳統節日中有半數以上是“重日”。如農曆正月初一是春節,舉行各種喜慶活動;農曆七月七是“七夕節”,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民間過“乞巧節”;農曆九月九為重陽節,人們登高、賞菊,現為國家規定的老年節。除這些主要的傳統節日外,中國還有一些傳統節日為“重日”,如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古俗驅邪祛瘟。
產生原因
雖然每個傳統節日都有各自的起源,但其中很多為“重日”這個事實上與中華文化傳統是分不開的。在中國古代,尤其是秦漢及其以上,凡像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之類的“重日”多被認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因而,在這樣的日子裡人們就需多做祈福、祭祀或是紀念活動,以求得幸福、安康,長此以往便演化出了許多“重日”節令。
各大“重日”節
一月初一:春節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二月二,龍抬頭
農曆二月二正值“驚蟄”前後,傳說中的龍也從沉睡中醒來,農民告別農閒,開始下地勞作了。因此,二月二也叫“春龍節”“春耕節”“農事節”。中國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的諺語,表示春季來臨,萬物復甦,蟄龍開始活動,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日,亦稱春龍節。在南方叫踏青節,古稱挑菜節。大約從唐朝開始,中國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
三月三
三月三是漢族及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時在農曆三月初三。 中國有很多民族都有三月三的民俗,而且道教在三月三這一天也會舉行相應的儀式來慶祝。在三月三這一天,大家載歌載舞舉行著各種歡慶儀式,通過這種形式來傳播藝術,進行文化交流。
五月五: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女兒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五、夏節、天中節、浴蘭節、屈原日、詩人節等。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所以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為五月節、艾節、夏節。
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貼符則據說是為了避邪。
六月六
六月六是漢族和布依族、侗族、壯族、瑤族等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因各地區節日內容的側重點有所 不同,又有多種異名,有嘗新節、伏羊節、晾經節、曬衣節、洗曬節、蟲王節、姑姑節、天貺節等。布依族、侗族、壯族、瑤族等少數民族還有稱為“六月街”、“六月橋”、“拜灶節”的,有的直稱為“小年”,可見其隆重程度。
七月七:七夕節
在中國,農曆七月初七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七橋節”、“女兒節”或“七夕情人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現今習慣上也常被稱作中國情人節,以同西方情人節相區別。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中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九月九:重陽節
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重陽節又稱為“雙九節”、“老人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義,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