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基本情況
40多年來創作了一批優秀雜技、魔術節目:《蹬傘》、《蹬人》、《雙爬桿》、《排椅造型》、《晃板蹺碗》、《十字鋼絲》、《鋼絲搖圈》、《蹬鼓》。部分節目參加電影《歡天喜地》、《春燕展翅》、《雜技女傑》、《雜技大觀》、《歡歡笑笑》及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和文化部春節晚會拍攝。近年來,藝術團新創作的《舞流星》、《晃板蹺碗》、《頂技》、《蹬人》、《鑽地圈》、《轉碟》、《爬桿》、《飛旋》等節目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共獲得4項金獎、6項銀獎、2項特別獎和10多個單項獎。
歷史沿革
1949年10月,漫天翻卷的紅旗掀開了古老中華新的紀元,從那時起,一群新中國雜技事業的開拓奠基人,一群令我們敬仰和緬懷的老一輩雜技藝術家,在重慶開始了他們建樹新中國雜技藝卓和夢想的艱苦跋涉。1950年2月17日,在重慶市軍管會文管會領導下,由中國魔術團、中國必勝技術團、周連春科學技術團以及部分曲藝班社和個人,集聚在文管會主辦的人民樂園,上演雜技、曲藝和歌舞。稍後,歸僑義俠精武團與原國光武術團部分人員相繼加入,並新招部分舞蹈人員,於1951年6月2日組建為重慶技藝團,1954年12月更名為重慶雜技藝術團。
重慶雜技藝術團這個建國後由人民政府主辦的地方雜技團。重慶雜技藝術團是中國著名的優秀雜技團之一,在雜技界提出雜技藝術應該是技藝、表演、造型、舞美、音樂等視聽覺和諧統一,有完美藝術形象的綜合性表演藝術;用民族音樂伴奏雜技表演的團;代表中國參加國際雜技比賽的團;文革後坐專機出訪的藝術團;改革開放後進法國巴黎議會大廈商業演出的團。
發展方向
重慶雜技藝術團建團至今,在全國各地巡迴演出達14000多場,觀眾2000餘萬人次。同時,自1952年起,出國訪問及商業性演出60多次,足跡遍布50個國家及地區的2000多個城市,演出4000多場,觀眾達600餘萬人次,受到各國觀眾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評價。
優秀人才
重慶雜技藝術團五十六年來培養了九批優秀雜技人才,實力相當雄厚,有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學科帶頭人,國際國內雜技比賽評審,全國文華獎評審,德藝雙馨藝術家,有全國勞模,重慶市勞模,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政協委員,團中央委員,重慶市青年聯合會會員,有中國雜技終身成就獎和振興重慶爭光貢獻獎獲得者,還有一大批國際國內金獎、銀獎的青年演員。
獲獎情況
五十七年的風雨滄桑,五十五年的辛勤耕耘,鑄造了重慶雜技藝術團代代相傳的“刻苦訓練、頑強拼搏、努力創新、勇爭第一”的雜技精神,藝術家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一次一次地為祖國贏得榮譽和光彩,為家鄉父老帶回自豪和驕傲。特別是改革開放後,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國內雜技賽場上,重慶雜技藝術團更是頻頻地將一項項金銀大獎鎖定在中國的名下、重慶的名下。
國際獎項
1955年“軟鋼絲”參加在波蘭舉行的第五屆世界青年聯歡節,“皮條”參加在捷克斯洛伐克舉行的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演出。1981年“壇技”、“蹬技”代表中國參加摩納哥國際雜技比賽,“壇技”獲特別獎——瑞士俱樂部杯。1984年“對蹬人”參加在蘭州舉行的第一屆全國雜技比賽。1987年“重蹬技”、“舞流星”參加在上海舉行的第二屆全國雜技比賽,“重蹬技”獲銅獅獎、“舞流星”獲優秀節目獎。1990年“輕蹬技”獲第三屆全國雜技比賽優秀節目獎。改革開放後,1993年以來創作的許多節目連續不斷的參加國際國內重大比賽,實現了重慶雜技國際國內金獎零的突破。1993年在遵義舉行的第二屆全國“新苗杯”雜技比賽中“舞流星”獲金獎、最佳編導獎、優秀教師獎,“蹬人”獲銀獎、最佳表演獎,“爬桿”獲銀獎,“晃板蹺碗”獲銅獎。1994年“舞流星”獲法國巴黎第八屆“未來世界”國際雜技比賽唯一金獎。1995年“晃板蹺碗”獲法國巴黎第九屆“未來世界”國際雜技比賽銀獎,1995年在瀋陽舉行的第四屆全國雜技比賽中“頂技”獲金獅獎、編導獎、表演獎、教師獎,“地圈”、“轉碟”獲銀獅獎。1996年“頂技”獲第二十屆摩納哥蒙特卡洛國際雜技比賽特別獎,1997年“舞流星”獲比利時第十屆“希望之路”國際雜技比賽銀獎。1998年“飛旋”獲第三屆全國兒少雜技比賽金獅獎、編導獎、表演獎。
國內獎項
2000年在大連舉行的第五屆全國雜技比賽中“流星閃爍”獲金獅獎、編導獎,“飛旋”獲銀獅獎。2001年“流星閃爍”獲摩納哥第十三屆“初登舞台”國際少兒雜技比賽最高獎——金K獎及公主杯、議員杯,“飛旋獲特別獎。2004年在廣州舉行的第六屆全國雜技比賽中”空竹“獲銀獅獎。從1994年到1997年連續4年被文化部派遣代表中國參加國際大賽,這在全國是罕見的,這證明了重慶雜技藝術團藝術水平居全國領先地位。
重慶雜技藝術團五十六年來共獲得國家級金獎6枚、銀獎8枚、銅獎3枚、特別獎5項及編導、表演、音樂、教師等單項獎共40多項。2000年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重慶市婦聯授予“重慶市三八紅旗集體”,2001年重慶市政府記集體一等功,2002年重慶市委、市政府通報表彰近年來為重慶市精神文明建設和文藝事業的發展繁榮作出的突出貢獻。2005年重慶市委組織部、宣傳部、人事局、共青團市委授予“重慶市十大傑出青年群體”等等。重慶雜技藝術團為祖國、為重慶爭得了如此多的榮譽,沒有辜負各有領導和社會各界對我們的希望,重慶雜技藝術團在全國乃至世界都享有盛譽。
主要作品
節目
五十七年來重慶雜技藝術團繼承和發揚了中國民族雜技藝術的優良傳統,在全國率先採用雜技與舞蹈、芭蕾、體操、戲曲等相結合的表演形式,用民族音樂伴奏,使雜技表演走向了藝術化。重慶雜技藝術團在雜技藝術化、音樂民族化、舞台美化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貢獻,受到全國雜技界的注目,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影響。重慶雜技藝術團始終堅持黨的“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銳意進取,大膽創新,五十五年來創作和發展了一大批享譽國內外的優秀雜技節目,“頂竿”、“雙層雙飛燕”、“軟鋼絲”、“蹬技”、“皮條”、“平衡造型”、“雙爬桿”、“女子排椅”、“蹬鼓”、“十字鋼絲”、“晃板蹺碗”、“地圈”、“舞流星”、“頂技”、“轉碟”、“飛旋”、“空竹”等,其中“蹬傘”(輕蹬技)、“蹬人”(平衡造型)、“雙爬桿”、“女子排椅”、“晃板蹺碗”、“十字鋼絲”、“蹬鼓”等節目。1954年魔術節目“全場變魚及空中釣魚”,“飛收音機”,大戲法“魔術師的婚禮”俗稱二十四孝。等
影視及春晚節目
部份節目參加了電影《歡天喜地》、《春燕展翅》、《雜技女傑》、《雜技大觀》及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文化部《春節晚會》的拍攝。重慶雜技藝術團創作並演奏的部份雜技音樂曾灌製成唱片。
近期新作
近年來還創作演出了三台大型雜技晚會《年輪》、《女孩的夢》和《和平的亞洲人》,2006年又創作出大型情景雜技童話劇《紅舞鞋》,用雜技的藝術形式演繹格林童話,將雜技、魔術、舞蹈、音樂有機巧妙的融為一體,為雜技藝術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演出後得到了專家、同行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讚譽。
演出及出訪
國家交流
重慶雜技藝術團走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到邊疆、到工廠、到部隊、到農村、到民眾最需要的地方,演出深受全國人民的喜愛。55年來70多次出訪及商業演出,到過朝鮮、民主德國、保加利亞、蒙古、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南斯拉夫、瑞士、英國、比利時、法國、盧森堡、義大利、阿根廷、巴西、烏拉圭、智利、蘇聯、匈牙利、挪威、芬蘭、瑞典、蘇丹、越南、西薩摩亞、斐濟、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秘魯、哥倫比亞、蓋亞那、委內瑞拉、特立尼達多巴哥、摩納哥、日本、荷蘭、澳大利亞、英國、美國、加拿大、丹麥、印度、孟加拉、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座城市,所到之處無不受到各國人民的熱情友好的歡迎和高度讚揚,為中國外交事業的發展,加深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促進對外文化交流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國內演出
無論是硝煙瀰漫的抗美援朝前沿陣地,還是在發揮類似桌球外交作用的冷戰時期 ,無論是參與競爭的國際雜技賽場,還是經常性的商業演出和交流訪問,幾代雜技藝術工作者都不辱使命,為祖國交回了一份份滿意的答卷。重慶雜技藝術團走遍了五湖四海,不論我們走到哪裡,都有一顆赤誠的中國心,長江、黃河在我們心中重千斤。
改革開放後,重慶雜技藝術團重視市場開拓,2000—2004年實現了與黔江捲菸廠合作4年。開啟一條企業搭台文藝唱戲的市場新思路,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