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重慶永川茶文化 |
永川簡介
永川茶產業基本情況
永川茶文化與旅遊
永川茶葉發展的遠景規劃
一、永川簡介
永川古為梁州屬地,自唐大曆十一年(公元776年)置縣,至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歷為古昌州治所在地。解放後歷為江津專員公署、永川行署駐地。1992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永川撤縣建市,1998年被確定為國家綜合體制改革試點市。
永川地處成渝兩大城市的中軸線上,背靠四川腹地,面臨三峽庫區,歷來是重慶西部和川東南地區重要的物資集散地、通訊信息中心、文化教育中心、能源供給中心、金融中心,是重慶二級經濟圈。
永川是重慶西部的地區性中心城市,重慶主城區外的四大經濟支撐點之一,轄區面積1576平方公里,總人口103萬,其中城區面積25平方公里,城區人口30萬。
永川基礎設施完善,市內交通便捷,道路寬敞,環境優美,水電氣充足,電信網路健全,通訊設施先進。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鐵路橫貫全境,陸上交通四通八達。長江穿越市境南部,水運便捷可達沿江各大城市。距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僅90公里,航空可達國內大中城市和日本、香港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城市功能齊全,市場體系完善,市場輻射功能進一步擴大,渝西商貿中心已初步形成。金融服務機構眾多,已形成了以中央銀行、專業銀行、商業銀行為主的多元化金融體系。
近年來,永川不斷最佳化發展環境,綜合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經濟社會穩步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二、永川茶產業基本情況
永川境內箕山山脈、雲霧山山脈、黃瓜山山脈、巴岳山山脈、陰山山脈橫亘永川全境,海拔高度在400-1200米之間,山上四季雲霧繚繞,氣候溫潤潮,雨量充沛,土壤呈酸性,很適宜茶樹生長,古時整個箕山山脈都是古生茶樹,是我國古老的產茶區,箕山上現存的2萬畝連片茶園,規模居亞洲第一。以新勝茶場、重慶茶葉研究所為主的茶葉生產基地和茶葉科研單位帶動了永川茶葉產業的發展,形成了科研、種植、生產、加工相配套的茶產業體系。
永川現有存量茶園2.8萬畝,其中新勝茶場1.2萬畝,茶研所0.2萬畝,鄉鎮茶園1.4萬畝,年產茶葉2500噸,
![重慶茶文化節](/img/9/8a8/nBnauM3X4YjMwkDM3ADM3IzNyITMxcTO4AzMwADMwAzMxAzLwAzL1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三、永川茶文化與旅遊
![重慶茶文化節](/img/3/dcd/nBnauM3X0cDM0kTM3IDM3IzNyITMxcTO4AzMwADMwAzMxAzLyAzL1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永川境內旅遊資源得天獨厚:茶山竹海旅遊區內5萬畝竹海與2萬畝連片茶園交相映襯、雋美秀麗;衛星湖碧波蕩漾,令人流連忘返;重慶野生動物世界是我國目前占地面積最大、動物種類最多、來源國最廣的國家級生態旅遊園區。以茶文化、竹文化、野生動物為特色的旅遊業已成為永川新的經濟成長點。2002年,永川接待遊客190萬人次,旅遊直接收入實現1.96億元。
永川市的茶山竹海景區的5萬畝竹海與2萬畝的連片茶園相互映襯,融為一體,形成獨特的茶竹旅遊景觀,景區內有集休閒、觀光為一體的大型觀光茶圓。依託這一自然資源優勢,我市充分挖掘茶竹文化內涵,突出茶文化特色,以茶文化項目帶動整個景區的發展。在茶山竹海景區,遊客可以觀賞到傳統的茶藝、茶道表演,可以親自參與採茶、制茶,可以品嘗到茶、竹系列特色菜餚,可以在茶博覽館裡領略茶的起源,茶的品種和茶文化知識,充分體驗我國傳統茶文化的博大精深。頗具茶竹文化內涵的茶葉、茶酒、竹雕等茶系列和竹工藝品、竹製品等具有濃烈文化氣息旅遊商品、紀念品,深化了永川茶竹文化內涵,提升了永川旅遊的知名度和整個旅遊行業的創利能力,初
![重慶茶文化節](/img/1/fed/nBnauM3XzYjNykjNzMDM3IzNyITMxcTO4AzMwADMwAzMxAzLzA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茶文化與旅遊業的相互融合、發展,舉辦大型活動的豐富經驗和中華茶藝山莊二期工程建設的順利完工,是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將2003年中國·重慶(永川)國際茶文化旅遊節確定在永川舉辦的優勢所在。
2003年中國·重慶(永川)國際茶文化旅遊節是一次規格高、規模大、跨區域、國際性集特色旅遊、茶文化、茶產業開發為一體,首次在中國西部舉辦、積極探索茶文化與旅遊結合的特色觀光旅遊的新思路、新辦法,開創西部茶文化與旅遊文化結合的新方式,推動重慶茶文化特色旅遊的發展和茶產業的振興的重要經貿文化活動。第八屆中國重慶投資貿易洽談會暨三峽國際旅遊節將本次“茶文化旅遊節”列入重要內容安排在永川舉行,對於提升渝西經濟走廊的知名度,促進渝西經濟走廊的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永川茶葉發展的遠景規劃
在國家農業結構調整政策、大力扶持發展食品工業政策和綠色茶葉發展政策的影響下,隨著2003年中國·重慶(永川)國際茶文化旅遊節的成功舉辦和“中國西部茶都”落戶永川,永川茶業向產業化、市場化、規模化方向前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未來5年,永川茶葉產業將充分利用現有優勢,順應農業結構調整和綠色食品發展趨勢,以科技為產業發展核心,重點發展綠色茶葉食品為主線,以系統工程原理為指導,科學地、規範地發展永川茶葉產業,在合理分區的基礎上進行分內指導和重點幫扶,用3—5年時間,建成70000畝優質無公害茶園,其中:國家級優良品種茶樹面積40000畝,省級,優良茶樹面積30000畝。實現茶葉年產量達7000噸,優質綠茶4000噸,名品名茶1500噸,紅茶產量達1500噸,年總產值1.5億元,利稅總額達3000萬元的目標;實現以綠色茶園為基礎,科技為保障,名品名牌為骨幹,種植、生產、科研、加工、行銷一體化和產業化,各方面協調發展的茶產業良性互動局面。
2003年中國·重慶(永川)國際茶文化旅遊節在永川舉辦,將“中國西部茶都”落戶永川,並定期舉行茶博覽交易會,加速了永川茶葉綜合性專業市場的建設步伐。永川西部茶都綜合性專業市場規劃布局在永川城區三大商貿中心之一的中河壩市場,設點緊靠市場的濱河路,規劃面積兩萬平方米,內設茶葉交易博覽中心、茶文化交流中心、旅遊商品交易中心、餐飲服務中心,裝飾風格體現最具儒家文化代表的宋代文明,計畫總投資1500萬元。該項目建成後,可容納80—100戶茶葉交易商河茶葉生產企業,年交易量可達2.5萬噸左右,年交易額將達5億元左右。從而形成與東部茶都遙相呼應、名副其實的“中國西部茶都”。